金融开放再踩“油门”中国“新速度”让世界瞩目

标签:
经济股市 |
http://dingyue.ws.126.net/ih64zXg9a4tlKa0iK1FC7uDGrwfRHYJV2hbSXVLeucEZB1564099644694compressflag.jpg
微信公众号:巨丰投顾(ID:jfinfo)
【核心观点】
1、中国金融到底该怎么开放?如何开放?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我们要主动的开放。
2、根据时间表,未来外资的银行、投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未来在中国合资设立新的金融机构将没有股权的限制。
3、未来中国的很多银行可能会面临被外资收购、兼并,外资可能就要占控股地位,这是一个巨大变化,这就是金融机构的开放。
4、我们今天之所以资本账户还不敢贸然开放,就是因为我们担心资金会大幅度的外流,从而引发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甚至是出现急剧的贬值。
5、我们中国最优秀的发展最快的那些公司,比如阿里、腾讯、百度等等这些科技公司都是跑去海外上市,国内的投资者没有分享到这些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红利,令人非常遗憾。
http://dingyue.ws.126.net/napC=xIdKFz3AJ2fSN1Pb4CKyP3QD9Ev247jPXhinMOKf1564099644695.jpg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观察家》,我是向松祚。今天我们要讨论一个重要的话题:中国金融开放所面临的各项风险。
http://dingyue.ws.126.net/FBKTdVDECVwzl6zn92bwSoiMOsPGSIF4GBD3eqsRm8jyL1564099644681compressflag.jpg
[新闻背景]
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宣布,推出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与前两次相比,“新11条”外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信用评级,货币基金与养老资管,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等; 开放步伐有所加快, 例如: 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的过渡期,由2021年提前到2020年; 放宽准入门槛,例如: 放松境外保险公司持股比例与经营年限方面的要求。
本次推出的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涉及银行、保险、券商、基金、期货、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再次按下了“加速键”。
http://dingyue.ws.126.net/0HaiPpSBB2xU5tcVMpgv0bm=8mJZ6auyIuZbqhFOOjksb1564099644684compressflag.png
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其实大家都一直在讨论中国的金融开放,到底该怎么走?特别是我们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当时中国对金融的开放是做出了很庄重的承诺。但是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在金融开放上,其实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讲我们开放的大门是开的越来越宽,很多外国的金融机构都到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设立了法人机构。
现在很多朋友,如果你们到北上广深杭这些中心城市,你们经常都能够见到外国的商业银行的各种广告、各种标志,不管是花旗,还是汇丰,还是摩根大通等等等等。你觉得好像中国金融已经非常开放了,那但是为什么在最近这几年,中国金融到底该怎么开放?如何开放?开放幅度应该多么大?又成了一个非常非常热门的话题。
http://dingyue.ws.126.net/o5mD=hvpgdZLWY0uVvQ1kCYpiBhcQyYbCiXuMQmur7nWo1564099644674compressflag.jpg
我们自己已经说得很清楚,金融的开放是我们自己主动,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开放,我们要主动的开放。
中国金融的开放,我们今天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那么未来我们的开放主要方向在哪里?我们到美国去,到欧洲去,特别是美国、英国、欧洲这些国家,我经常跟他们讲,我说如果我们看机构,实际上我们中国比你们的开放度要大。
比如说我们中国有工农中建这些大银行,我们现在这些大银行在纽约、在伦敦、在法兰克福、在东京,你基本上看不到有多少分支机构在这个地方,但是我们在中国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外资金融机构的影子,都能看到他们的招牌,他们的广告。
那么从这个意义来讲。似乎我们中国的金融开放比他们还要开放,不是说没有开放,而是我们开放的度比他们还要大。
实际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这些中央银行机构,他们对中国金融机构进入到他们的市场,他们是非常慎重的,或者说甚至是某种意义上,我甚至可以讲他们是很排斥的。
所以我们中国金融走到今天,应该说我们的开放上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是说我们现在金融都没有开放,我们才提出这个问题。
http://dingyue.ws.126.net/5RhNiAqcpX3cKXWrZCOymtLIn4yoI8EcibUWVOctcg1fR1564099644694compressflag.jpg
我想我们谈金融的开放,主要是三个层面的开放。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讲叫机构的开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外资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包括保险公司,包括信托公司,包括其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他们能够到中国来设立法人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参股乃至控股中国的金融机构。
那么这个我们最近已经宣布了我们未来要逐步的取消,这都有时间表。那么根据这个时间表,未来外资的机构,包括外资的银行,包括外资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那么未来在中国合资设立新的金融机构,那么就没有股权的限制,以前我们是有股权的限制。
比如说以前我们外资银行占中国商业银行的股份最高不能超过20%。所以你比如说汇丰银行当年参股交通银行,它当时汇丰所持有的股份就是19.9%,它不能超过20%,那么我们现在已经有这个非常明确的时间表,就是这些股权的限制都要逐步逐步的取消。
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后外资到中国来设立这个合资的金融机构或者来兼并收购,没有股权限制,你50%也行,你60%也行,甚至你百分之百都可以。
http://dingyue.ws.126.net/INgUhNdyloURdYt4oSi5ZWlTDuz9bfkYZdldIp3MRHcXa1564099644681compressflag.png
如果这些开放措施真正迅猛的落实的话,那这个中国的很多金融机构的格局就要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说未来中国的很多银行那可能就会面临被外资收购、兼并,外资可能就要占控股地位,所以这是一个巨大变化,这是讲叫金融机构的这个开放。
那么第二个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开放,什么意思?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就说,我们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外国投资者可以大幅度的进来参与投资。比如说我们的股票市场,我们的债券市场,我们的外汇市场,我们的国债市场,那么还有其他的大宗商品市场、期货市场等等。
为什么我们讲现在外资,特别是外国,他们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他们对中国的金融开放仍然是很不满意。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国股市,外国投资者占有中国股市按市值算的话,可能现在连4%都不到,最低的时候,前两年可能连2%都不到。
那他们认为说,你看,你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股市、债市从市值来讲,已经都是世界第二大,仅次于美国。那他们认为说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股市、债市里面的持有量至少应该达到10%,甚至达到15%、20%,更高才合适。
http://dingyue.ws.126.net/ntKMFdbpKiCwZke40JojLBQMvlCRk9kTwATaRfTANqTa01564099644685compressflag.png
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未来这个开放的幅度、开放的空间是巨大的。那么比如说我们现在全球的财富管理公司,全球的基金,不管是私募基金呢,还是什么共同基金呢,还是这个主权财富基金,他们对中国的投资还是有很大的热情,他们有非常高的热情来投资中国的这个金融市场,不管是股市、债市还是其他的市场。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外国投资者,不管是美元、欧元还是日元、英镑,这些投资者他们在中国的股市里面的市值比重,比如说能够占到20%,那这个会有大量的资金,那这个资金可能都是以数千亿美元,甚至是上万亿美元的规模,它要进入到中国的市场,那么这个进入到市场当然跟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什么挑战?那是多方位的挑战,比如说我们股市的监管,我们股市怎么能够确保它能够在这里能够平稳的运行?不至于让外国庞大的资金来操纵你这个市场,来进行内幕交易,进行市场的操纵。所以它这个里面市场的开放其实非常非常复杂的,比我前面讲的这个机构的开放要复杂的多。
http://dingyue.ws.126.net/hOEao==SwNuZxB05jIsUQftViffGuy8U=9IvZ6vLTOm0Y1564099644688compressflag.png
比如说债券市场,前年我们开通了这个债券通,现在主要是所谓的叫南向通,什么意思?就是中国的投资者可以购买方便的通过香港金管局这个平台,我们可以购买海外的债券,那么后来我们要逐步的开始要债券的北向通,叫双向通,什么意思?
就是外国投资者,它可以通过平台通过一个交易的平台,他能够很方便的购买我们国内债券市场的债券。这个双向通,各位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呢,它里面有很多技术细节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即使你开放这个平台,你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你比如说我们现在在股票市场上,我们已经有所谓的沪港通,有深港通,我们现在还开放了沪伦通。其实这个所谓的三个通,对我们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没有起到它应有起到的作用。
国内的投资者对投资海外的股票的热情似乎也不是很高,海外投资者通过这个所谓的深港通、沪港通、沪伦通来投资国内A股市场的热情似乎也不是很高,但你可以看到这个交易量、资金量,其实这个限度都非常有限,所以市场的这个开放其实比机构的开放要重要的多的多。
http://dingyue.ws.126.net/iAi0Q51MLJIQcckpyMzhyFAIYmmQcARC0RqjamzjQXGud1564099644691compressflag.jpg
第三个层面的金融开放是什么?这是最关键的,就是叫资本账户的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实际上是我们整个金融开放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道程序。所以我们实际上从1994年开始实现汇率并轨,从1996年我们就实现了那个贸易账户的自由兑换,就是叫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
但资本账户我们一直没有开放,什么叫资本账户?就是你在海外进行投资,你们要到海外去买股票,你到海外去买房子、买地产,那你这个钱你是很难出去的。那么每年我们现在的规定,每个公民那你每年只能兑换五万美元的外币额度,所以资本账户的开放是我们整个金融开放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对资本账户仍然是有比较严格的、审慎的管理呢?那这个里面牵涉到就是我们整个金融市场,它的全球的竞争力,它的全球的吸引力,什么意思?
就是如果你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真正有国际水平的资本市场,你的监管非常的严格,你的上市公司的质量都非常的好,那么海外的投资者很愿意把钱长期的放到你这个资本市场,放到你的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进行长期的投资,进行长期的运作,那其实你不用担心,你不用担心你的外汇储备的流失,你也不会担心你的汇率的剧烈的波动。
http://dingyue.ws.126.net/ESAnE7oJsq4S1zYq1H82kkMi371H5rc4lufMmeysBwfvj1564099644678compressflag.png
我们今天之所以资本账户要进行管理,现在还不敢贸然开放,就是因为我们担心资金会大幅度的外流,我们会担心资金大幅外流会引发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甚至是出现急剧的贬值。
实际上我们金融市场的开放,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我们讲一句话说开放就开放,这里面是非常非常多的细节,魔鬼隐藏在细节之中,这个细节要把握不好,第一你达不到效果,第二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我们讲机构的开放是相对比较容易的,现在都已经宣布了。
其实对于中国来讲,我想金融开放、对外开放最重要的是后面两项,就是我们市场的开放,就是我们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债市,包括其他的金融市场,我们怎么能够建立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性的,能够和纽约、和伦敦、和东京、新加坡这些国际金融市场能够并驾齐驱的,甚至比他们还要好。你能够做出这样的市场,你才意味着你真正开放。
http://dingyue.ws.126.net/zOa3imsEjG27hgDKoJKnwq374I0CKo4=xRombCSZ4XJ1g1564099644691compressflag.png
那么这个开放意味着,不仅是海外的投资者能够很愿意、很方便的到你这来投资,在你这进行长期的投资,全球最优秀的企业还都愿意在你这儿来上市,那这个时候你才变成一个真正的开放的金融市场。
为什么我讲纽约、伦敦是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全世界最好的公司都跑到纽约去上市,所以纽约的资本市场的规模非常庞大。不管是纽交所,还是纳斯达克,它这个市值非常庞大,而且它的公司的质量都非常高,所以这个其实对我们中国是一个最艰巨的挑战。
市场的开放,其实这个里面是考验的是中国自身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全球的竞争力,如果你的金融市场的监管,你的上市公司的质量,你的各方面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你的法治,你能够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资本账户我们也能够很从容的我们开放,资本可以自由兑换,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可以自由流出。那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开放才真正算完成了。
http://dingyue.ws.126.net/l9io3EzKz5L1fdE2KTD4FrdUdLRQFR==imoTr5bcbfkA21564099644698compressflag.jpg
我研究金融这么多年,我知道这个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金融市场做的不好,你本身自己做的不好,没有人愿意到你这投资,而你国内的投资者、你国内的企业都想跑到美国去上市,都想跑到新加坡上市,跑到伦敦去上市,那你这像什么话呢?
我们过去这些人其实就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发展最快的那些公司,什么阿里、腾讯、百度,包括这些科技公司都是跑到纽约,跑到海外去上市,国内的投资者并没有分享到这些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红利,那这个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令人非常非常遗憾的事情。
那么今天我们上海开了科创板,我们的科创板能不能吸引全球的资金?我们上海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实际上就取决于你的金融市场能不能开放?而金融市场能不能真正开放又取决于你的监管的能力、你的法治的制度。
所以各位一定要知道,金融市场的开放,它最终考验的是我们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资本上的国际竞争力考验的又是你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的能力,你这个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能力。
感谢各位收看《财经观察家》,也请各位朋友持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来源:一股清泉文化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