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纯棉纱上半年市场分析及下半年纱线供需市场预测

标签:
财经历史时评图片 |
分类: 行业动态 |
纱线行业供应数据分析
(2)纱线进出口数据分析2021年纱线行业出口与进口同比均实现增长,分别增长28.52%、34.85%。其中,纯棉纱出口同比+9.6%,进口+25%;纯涤纱出口同比+21.97%,进口同比-19.86%;人棉纱出口同比34.61%,进口-44.47%。
2021年1-6月,纱线(综合)平均开工73.52%,同比+35.10%,较19年+0.5%。整体来看,基于1-3月纱线持续上涨,纺企普遍欠货,为规避风险,春节期间放休减少甚至不休,导致行业开工较往年高位运行。4-6月,即便出现淡旺季转换,但纱线环节丰富的加工费及轻库的状态令行业开工持续的高位运行,即便农忙、高温期间所造成的影响较往年也明显弱化。按产品开工区分来看,年内1-6月,涤纱同比+13.7%,较19年-14.0%;棉纱同比+68.6%,较19年+28.6%;人棉纱同比+19.3%,较19年-6.8%。
2021年1-6月,江浙印染平均开工61.21%,同比+25.47%。综合来看,在1-3月,印染行业开工与原料市场涨势相交融,即便存在疫情干扰,春节前后行业停工晚于同期、复工早于往年。但织造行业在传统旺季中表现中规中矩,随着6.18订单结束后,其补单情况并不理想,织造、印染行业整体负荷较疫情前仍有较大的距离。
2021年1-6月纱线行业库存数据分析
(1)纱线成品库存分析
2021年6月,纯棉纱、纯涤纱、人棉纱期末库存较2020年同期减少,纯棉纱成品库存10.29天,较2020年同期下降21.31天,较2019年同期下降19.88天,纯涤纱纱成品库存14.19天,较2020年同期下降2.41天,较2019年同期增加3.69天;人棉纱纱成品库存12天,较2020年同期下滑3.4天,较2019年同期下降11天。
2021年春节防疫背景下,织造工厂停工早、开工晚、物流限制,以及“新疆棉”事件,涉棉纱线成品库存处于上半年高位;场内高利润驱使下,投机需求增加企业库存向社会库存转移,涉棉纱线产量增加,印度疫情爆发,后续订单回流,欧美因刚需而对于抵制新疆棉问题亦开始松口涉棉纱线库存保持低位运行。
截止2021年6月底,纱企业原料棉花、涤纶短纤备货期末库存高于2020年、2019年同期,粘胶短纤备货低于2020年;棉花备货44.94天,较2020年同期增加17.96天,较2019年同期上升12.96天,涤纶短纤原料备货19.51天,较2020年同期增加9.13天,较2019年同期增加3.69天;粘胶短纤备货33天,较2020年同期下滑12.3天,较2019年同期上升18天。
2021年1-6月,涉棉纱加工费丰富,可执行订单充足,纱企库存维持低位,资金链相对充裕,且淡季中仍存有持续订单跟进,目前纱企均处于欠货状态,原棉储备量高于往年同期。
2021年1-6月,T32S平均现货加工费5271,同比+19%,较19年+10.4%;C32S平均现货加工费7054,同比+21.4%,较19年+31.1%;R30S平均现货加工费3745,同比-4.0%,较19年-23.2%。整体来看,棉纱、涤纱加工费明显要好于人棉纱。截至6月底,T32S现金流550,C32S现金流1391,R30S现金流194。(单位:元/吨)
2021年7-12月纱线行业趋势预测
原料方面:新棉上市前,配额、轮出可缓解用棉压力,但市场优质资源稀缺,纱线企业实际用棉成本逐月上升,而纱线单价在5月后止涨并逐渐阴跌、议价交易,其纺纱利润逐步收窄。随着成本的增强与利润的转移,令纱线市场增强抗跌性能。而新棉9月后上市,预期减产且抢收势必推升纺纱成本,纱线企业为保障加工费,势必心存走强预期。
供需方面:三季度高温高湿天气下,纱线企业压产、减负,成品库存虽有缓升却可在低位保持,而原料多已锁定1个半月,尤其头部企业及规模性企业可欠货至7月中旬甚至8月,由此处于高位的加工费基本锁定,而进入9月纱线市场入传统旺季,基于淡季不淡,旺季中成本与需求的提升,势必正向推动行业。同时全球疫苗逐步推广,由内而外的需求释放,行业依旧可期。
整体来看,纱线市场在淡季中表现分化,尤其7-8月,OE及普纺纱线随着供需失衡,存在一定的微调预期,精纺、高支纱线依旧紧张,价格依旧抗跌。进入四季度,预期原棉成本及旺季需求呼应,叠加全球疫情好转,纱线易涨难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