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涤纶、氨纶、锦纶涨势汹汹

(2021-07-10 10:51:09)
标签:

财经

历史

时评

收藏

图片

分类: 行业动态
近期涤丝迎来一波涨势、PTA强势反弹、氨纶价格难以控制、锦纶价格回升……


涤丝迎来一波涨势

      自4月开始,涤纶长丝就开始了每周一促销的模式,直到上周二,短短三个月,共进行了10次促销。且每次促销后,第二日价格就会小幅上调,但总体一直都处于平稳状态。但近期的促销后又出现了新的情况,涤纶长丝三日补涨已经渐渐弥补前期跌幅,促销的第二天涤纶又”上调“了价格,促销降价幅度在200-300,而三日价格上调已超过300,这一来一回,基本还是呈上涨趋势!


PTA强势反弹

      近期聚酯原料价格均表现偏强,特别是PTA更是强势反弹。

      月底两大聚酯龙头逸盛及恒力均宣布减少7月份TA长约供应,逸盛计划将长约量减少30%-70%,恒力计划减少50%。该减供计划对市场有明显提振效应,PTA主力合约价格创下年后新高。


氨纶价格难以控制

      6月30日,某大型氨纶厂再发通知,所有规格再涨2000-3000元/吨,7月1日开始执行!总体来看,氨纶原料端企稳反弹,下游终端需求不减,且三季度进入行业传统旺季,氨纶走势良好,目前工厂库存低至15天以下,尤其细旦现货供应持续偏紧,支持市场坚挺运行,且经过连续两周的持续上涨,可以判断前期低价货源几乎消耗殆尽,市场可能将进入新一轮的备货阶段。氨纶市场常见的20D、30D、40D、70D四种规格均价已经逼近80000元/吨大关。

 

锦纶价格回升

      截止6月30日,江苏地区锦纶POY报价17375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300元/吨。6月以来,市场需求清淡,从价格走势来看,6月上旬锦纶POY价格下跌,但6月中旬以来,厂家挺价意愿较强,行情弱势平稳运行,6月末,受上游原材料环己酮行情影响,厂家在29日陆续调价,江苏地区锦纶POY价格较前几日上涨300元/吨。


涤纶、氨纶、锦纶涨势汹汹


行情小结

聚酯方面本周PTA价格先涨后跌。受原油持续走强以及供应商宣布下个月继续合约减量供应影响,PTA高歌猛进,但下游纺织市场行情一般,需求疲软,PTA上涨动力不强,目前PTA主流报价在5020-5100元/吨。

涤纶长丝调了6次价近阶段,在国际油价以及上游聚酯原料价格的推动下,涤丝价格大幅回升,价格逐渐接近年内最高值。从6月下旬至今,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原料已经上调价格6次左右。7月5-6日,本周连续两天涤纶长丝涨价,涨价幅度普遍在100-200元/吨左右,锦纶FDY、DTY、POY上涨400-500元/吨,氨纶普涨1000-2000元/吨。但下游织造市场行情好转有限,日常维持刚需补货居多,谨慎心态仍存。预计短期内涤丝成交重心维持坚挺偏上居多。

郑棉价格虚高,棉纱谨慎提涨随着郑棉CF2109合约盘面价格突破16500元/吨关口,交易商竞拍火爆、成交均价大幅高于预期。目前很大一部分棉纺厂成品库存仍处低位,为棉纱报价企稳上涨提供一定条件,近日棉纱出厂价、沿海地区轻纺市场报价有补涨迹象,C32S、C40S上调幅度普遍100-300元/吨,主要试探下游客户、消费终端的反应。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棉纱贸易商表示,6月22日以来郑棉CF2109合约盘面价格已从15400元/吨反弹至16655元/吨(涨幅8.15%),自2季度以来,棉纺厂净利润较高(纺32S利润普遍1500-2000元/吨),因此对棉价上涨的承受、消化能力较强。但郑棉本轮上涨存在资金炒作成份,无论基本面还是政策面都不支撑郑棉继续大幅上行,主力合约在16500-17000元/吨厢体站稳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棉纺厂谨慎提涨,以免因纱价频繁调整而导致客户流失。

高支纱产销两旺 进口C32S价格坚挺
据山东、江苏等地棉纺厂反馈,6月下旬以来除OE纱、C16S及以下环锭纺纱报价有些疲软、走弱外,C32S及以上的出厂价、轻纺市场成交价均相对企稳,尤其60S、80S高支紧密纺纱接单、排单顺畅,少数厂数普梳C60S不仅价格坚挺且供给偏紧,棉纺厂要求下游客户至少提前20天以上下单。

后市展望本周纺织原料价格纷纷涨价,成本的上涨对于现在市场的行情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但随着需求的提升,后期价格肯定会有所上涨。



涤纶、氨纶、锦纶涨势汹汹
涤纶、氨纶、锦纶涨势汹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