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2025-11-16 20:22:02)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回望弘一大师天心月圆的人生轨迹,他的爱国、爱教、爱众生的大爱精神是一以贯之的,早年出家前如此,抗战时期亦然。

弘一大师常讲: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他说,念佛的人要常抱积极之大悲心,看到哪里有苦难,就要去哪里救苦救难。念佛的人虽然内心清净,厌离娑婆,不执着人间,但是要空而不空。既要空,要无我,把自己奉献给众生,愿众生早成佛道;又要不空,要关心人间,不忘世间苦难的人,努力去做利益众生之种种救世事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弘一大师告诉僧众,念佛的人也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要忘记救国家,要关心众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弘一大师是音乐界的前辈名家,在俗时创作的爱国歌曲和爱国诗词早为世人所称道,如早在1904年,为提高社会青年知识觉悟,在沪上创设沪学会时,李叔同创作的《祖国歌》

 

上下数千年,一脉延,文明莫与肩。

纵横数万里,膏腴地,独享天然利。

国是世界最古国,民是亚洲大国民。

呜呼,大国民!

呜呼,唯我大国民!

幸生珍世界,琳琅十倍增声价。

我将骑狮越昆仑,驾鹤飞渡太平洋。

谁与我仗剑挥刀?

呜呼,大国民!

谁与我鼓吹庆升平?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1906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创作了《我的国》:

东海东,波涛万丈红。

朝日丽天,云霞齐捧。

五洲惟我中央中。

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

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昆仑峰,缥缈千寻耸。

明月天心,众星环拱。

五洲惟我中央中。

二十世纪谁称雄,请看赫赫神明种。

我的国,我的国,我的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发表在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上,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叔同又以壮怀激烈的气势,创作了高亢激昂的《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发表在1912年《南社丛刊》第五集上,歌颂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年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伟大功绩和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

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成精卫鸟,血华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其豪气冲天的词句,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激情的磅礴气势。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1937年5月,厦门市准备举办第一届运动会。运动会要有一首既契合运动精神、又要有时代特征的会歌,请谁创作运动会会歌呢?筹委会开会进行讨论,而当时正在厦门弘法的弘一大师成为众望所归的不二人选。当时的中国,日本侵占东三省,杀我同胞、掠我财富,并阴谋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国家危亡,迫在眉睫。接函后,正在厦门万石岩寺拟闭关修行的弘一大师慨然应允,重操旧艺,为会歌谱曲。弘一大师将此次会歌创作视为救国弘法的殊胜因缘,他要用音乐来振奋人心,激励国人团结奋强,抵抗外侮,收复失土,保卫家国。1937年5月13日厦门《华侨日报夕刊》刊登了弘一大师谱曲的这首《厦门第一届运动会会歌》:

禾山苍苍,鹭水荡荡,国旗遍飘扬!

你看那,外来敌,多么披猖!

请大家想想,请大家想想,切莫再彷徨。

请大家,在领袖领导之下,把国事担当。

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

到那时,饮黄龙,为民族争光!

弘一大师把一首运动会的会歌,谱成了一曲同仇敌忾、荡气回肠抗日救国的战斗号角。后来,弘一大师的学生丰子恺抄录此歌以留传;音乐史学家、山东艺术学院孙继南教授亦撰《音乐史料研究之疑、考、信——以弘一法师<厦门市运动大会会歌>版本考为例》一文,就此歌曲的创作因缘作详细考证。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时,弘一大师应青岛湛山寺住持倓虚法师之请,正在湛山寺为僧众弘法讲律。8月18日,时值旧历七月十三,恰逢弘一大师出家前后二十年,面对日寇铁蹄践我中华,百姓惨遭蹂躏之动荡时局,弘一大师用悲智具足的智慧,开示众人,宣传救国思想,凛然写下“殉教”两字横幅以明其志,并在横幅的左侧写下题记:“曩居南闽净峰,不避乡匪之难;今居东齐湛山,复值倭寇之警。为护佛门而舍身命,大义所在,何可辞耶?于时岁次丁丑旧七月十三日,出家首末二十载。沙门演音。年五十有八”。 

弘一大师的好友蔡丏因担心大师在青岛的安危,从上海致函大师,劝快离开青岛,南下避乱。大师回信道:“虽青岛有大战争,亦不愿退避也”,还是按原定计划不变,直至讲律圆满结束后再回厦门。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山东大学的学生们得知大师在湛山寺讲经,便上门拜见,向大师求教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之策,半个多世纪后,当年曾聆听过大师开示的学生、青岛张希周老人还清楚记得弘一大师的谆谆教诲:“佛门忌杀,但为抗日救国,应当不惜死!抵抗日寇为救同胞,是大仁大勇行为;杀日寇是灭魔,与佛法不违背。救国不忘念佛,念佛不忘救国!青年是国之希望,民众精华,抗日,读书,都重要,上了战场抗战第一;身在学府,书要读好。”真是爱国之心不泯,护教之志尤坚。

 

10月下旬,弘一大师刚回厦门不久,日军又逼近,厦门屡遭日机轰炸。友人又纷纷来信,劝大师内避,可他坚决不从,说为护法,不怕炮弹。弘一大师在危城厦门给李芳远的信中写道:“朽人已于九月二十七日归厦门。近日厦市虽风声稍紧,但朽人为护法故,不避炮弹,誓与厦市共存亡”;在给沪上好友夏丏尊的信中说:“厦门近日情形,仁者当已知之。他方有谆劝余迁居避难者,皆已辞谢,决定居住厦门,为诸寺院护法,共其存亡”;在给蔡丏因的信中又说:“时事未平靖前,仍居厦门。倘值变乱,愿以身殉。古人诗云: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花晚节香”;并自题室名曰:殉教堂;1941年,弘一大师驻锡晋江檀林村福林寺时,又题写《红菊花偈》,再明心志:“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表现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抗战爆发后,弘一大师率先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当时凡有求他写字者,弘一大师辄报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字幅,宣传救国思想。他用悲智具足的智慧,开示众人,宣传救国思想。他说:佛是什么?佛是一种觉悟,是一种智慧。只有觉悟了真理,无我了,才能够置自己生命于度外,才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也真因为有了这种觉悟,有了彻底的无我,才会有真牺牲、才能有真救世,才能有真伟大,所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他还教育僧众:“吾人所食,中华之粟。吾人所饮,温陵之水。我们身为佛子,不能共纾国难,为释迦如来张些体面,自揣不如一只狗子。狗子尚能为主守门,吾人一无所能,而犹腼颜受食,能无愧于心乎?”他号召僧众:“我们佛教徒,同属国民一份子,爱国之心当不后人,捍卫国家,本是国民天职,佛教徒概莫能外”。在弘一大师的号召下,当地的僧众团结起来,组织了“晋江县佛教徒战时救护队”,救死扶伤,战时的救护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1938年,抗战尚初,弘一大师就写下“最后之胜利”,预言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必将取得“最后之胜利 ”。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弘一大师将念佛与抗日救国统一起来,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用宗教的虔诚与献身精神来实现爱国救世,让爱国与佛法彼此相互契合,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其爱国护教的拳拳之心,凛然不屈的爱国精神,大慈大悲的高尚情操,令人敬仰赞叹之至。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今天,在弘一大师圆寂80周年之当下,弘一大师“念佛不忘救国”的爱国、爱教精神尤值我们敬佩礼赞。
弘一大师创作《祖国歌》《我的国》等数篇爱国歌曲、诗词,抗战期间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来源:李叔同弘一大师资料室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鄂(2022)0000095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