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和尚《真书千字文》(墨迹与拓本-对照版)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智永和尚善书,书有家法。他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临书20载,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智永和尚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虔诚地继承王氏书法的传统,又能继往开来,下传虞世南、陆柬之等人,开启了唐代书法的新风。他被公认为承上启下的大书家,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永和尚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临习的经典字帖。


一、易得羲之笔法,又能灵活多变
上面已经介绍,智永和尚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又能变化创新;《真书千字文》既有王氏书法的真传,又变王氏书法的“点画劲媚”为“丰腴开张”。智永和尚的《真书千字文》承上启下,上承家法,下开唐法,深深影响了其后的书法风气。虞世南、陆柬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宋四家“苏黄米蔡”,都吸收和借鉴了智永书法的特点。
上面已经介绍,智永和尚是王氏书法的嫡系传人,他既能严守家法,又能变化创新;《真书千字文》既有王氏书法的真传,又变王氏书法的“点画劲媚”为“丰腴开张”。智永和尚的《真书千字文》承上启下,上承家法,下开唐法,深深影响了其后的书法风气。虞世南、陆柬之、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宋四家“苏黄米蔡”,都吸收和借鉴了智永书法的特点。

二、智永楷法易于入手,不似唐楷法度森严
智永和尚《真书千字文》立下了楷书法度,但不似后来唐楷用笔法度之森严,过分讲究棱角分明,一定程度上都难入手,往往让初学者望而却步。
相比唐楷,智永楷法灵活,多用出锋、侧锋起笔,易于入手,又灵活多变,书风高古,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树立起学习书法的自信心。

三、智永楷法兼有行书,书体之间转换方便
我们仔细观摩智永和尚《真书千字文》,就会发现,他的这种行楷之风,直接影响了“楷书四大家”之赵孟頫,赵孟頫的楷书也是行楷,是“楷书四大家”中最独特的一位,而赵孟頫书宗二王,是一位书法之集大成者,开一代书风,是二王、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书法大家。
我们仔细观摩智永和尚《真书千字文》,就会发现,他的这种行楷之风,直接影响了“楷书四大家”之赵孟頫,赵孟頫的楷书也是行楷,是“楷书四大家”中最独特的一位,而赵孟頫书宗二王,是一位书法之集大成者,开一代书风,是二王、颜真卿之后的又一书法大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