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2023-10-14 13:31:37)
佛教建筑精选 


云南大理剑川石钟寺又称剑川石窟,因有一紫红丹岩(丹霞地貌)形状如倒扣石钟而得名,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石宝山南部文峰。系南诏时期白族所创造的艺术瑰宝,也是云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好的石窟群,共有16窟浮雕造像139躯,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雕刻艺术,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南诏王异牟寻议政图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局部南诏王异牟寻像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左侧清平官像  大理国末期


钟山上有三十区石窟群,石钟寺区八窟,狮子关区三窟,沙登村区六窟。三十区域共造像139尊。这些石像,均雕刻在红砂石上。这些造像,以南诏国的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构造了一幅生动的南诏历史画卷。在南诏200多年的历史中,功绩特别显著的3位王者在石窟中均有雕像。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左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左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局部童子像  大理国末期



石钟山石窟的139尊像中,除南诏历史人物雕像外,还有释迦牟尼、八大明王等佛教造像和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樵夫、老翁、琴师、童子以及女性生殖器雕像,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充满民间生活气息。石窟群依山开凿,宏伟壮观,共有石钟寺区、狮子关区和沙登箐区,计17窟,目前开放的只有8座。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艺术瑰宝。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右侧造像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右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右侧羽义长像  大理国末期


这一石窟群所具有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特别是那座中国唯一的女性生殖器(白族语叫阿盎白)雕塑,竟然出现在以佛像、王者像为主题的雕像群中,这引起了联合国有关学者专家的极大关注。


在封建社会时期,为何要雕刻此物于佛像群中,引起了人们强烈的争论,有人说此物是当初雕凿不成功而随意打成的;有人说是少数民族地区性崇拜的产物;’有人说是女性求子的崇拜物;有人说石钟山的取名石不仅形如钟,而且也像男性的生殖器,老天造了这阳性物,古人为寻求阴阳平衡,便人工造了这女性生殖器;也有人说这反映了人生生老病死的规律。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说,“阿盎白”被白族妇女和白族群众所崇拜则是铁钵挣的事实。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八号龛上层正中龛“阿央白”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一号龛右侧造像  大理国末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右侧造像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南诏王阁罗凤议政图  大理国时期


石钟寺有石窟八所,题材有南诏王阁罗凤与僧侣讲经的场面,也有释迦佛、阿难、迦叶及诸菩萨的弘法场景。其中长近十二米的第六窟规模最大,窟前檐有六根方形柱把窟面横开间分隔成五个空间,方柱上下均雕出莲花形纹饰,释迦佛居中,左右是阿难、迦叶两大弟子,再往外两侧分别是所谓“八大明王”。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左侧造像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左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右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二号龛右侧造像局部  大理国时期


在石窟中雕像最多的是宗教人物。如阿嵯耶观音、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八大名王、多闻天王、增长天王等等。这些形象,大都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各有个性。如同是观音,在雕刻家的手下,形象各不相同:有愁面观音、甘露观音、细腰观音等等。另有3处印度僧人造像,形象大都深目高鼻,结发于顶,披袈裟,持拐杖,身旁往往带一只狗。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三号龛地藏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四号龛华严三圣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四号龛局部毗卢佛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四号龛局部普贤骑象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五号龛维摩诘经变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五号正龛左侧大势至菩萨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五号正龛局部维摩诘像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五号正龛右侧观音龛局部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正中龛一佛二弟子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大黑天神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毗沙门天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地鬼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步掷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明王信仰是阿叱力教的又一大特色。剑川石钟山石窟寺区第三窟“明王堂”,就是一例。此窟中央雕佛及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两侧分别雕有八大明王及多闻、广目天王像。雕像右上角有墨书题记,从左至右分别是:“大圣东方六足尊明王”、“大圣东南方降三世明王”、“大圣南方无能胜明王”、“大圣西方马头明王”、“大圣西北方大发明王”、“大圣北方步掷明王”、“大圣东北方不动明王”。两侧雕有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像。八大明王佛座之下,又雕有十八个动物浮雕。明王雕像均为三头六臂,呈愤怒状,手执剑、杵等法器。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马头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不动尊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在剑川石窟“八大明王”中,有一尊极为珍贵的“大圣东方六足尊明王造像。”该石刻造像有六首;六足;六手,以水牛为座骑,面部三眼,头戴骷髅冠,呈愤怒相。其手和足部有毒蛇盘绕,背光为火焰纹。“六足尊明王”传世极少而不被人们所认识。“六足尊明王”造像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剑川石窟的这一尊“大圣东方六足尊明王”这是保存在国内石窟造像中唯一的参照物。是云南“阿叱力”密宗佛教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唯一遗存。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六足尊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大笑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无能胜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大轮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明王的背面都有火焰纹的背光,火舌上卷,跃动灵活,配以明王强悍的体魄,形成威武严正的气势,和中间释迦佛、诸弟子们的沉静和善的神情适成强烈对比。唐密于唐会昌年间,在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基本已消失。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窟局部降三世明王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六号正中龛一佛二弟子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而作为唐密所供奉的“八大明王”和“十大明王,在云南剑川石窟和四川大足石窟中幸运地保留下来。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捧真身菩萨莲座上所錾刻的“八大明王”和云南剑川石窟的“八大明王”基本相同,充分显现了唐代文化和宗教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七号窟甘露观音窟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七号窟局部甘露观音像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七号窟局部左侧侍者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七号窟局部右侧侍者 南诏末期至大理国初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八号龛上层正中龛内左侧壁造像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八号龛上层正中龛内右侧壁造像  大理国时期

 


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

石钟寺第八号龛上层左侧释迦佛龛  大理国时期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