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2022-12-04 12:42:05)
佛像雕塑艺术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全图)(两侧竖幅为十六观、未生怨)


榆林窟第25窟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其南壁《观无量寿经变》是经变画中的精品,是敦煌壁画艺术公认的代表作之一,这幅大约诞生在1200年前的作品描绘了观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讲法的场景。

画面中间为观无量寿经变的主体部分——极乐世界,左右两边为该经的序分部分“十六观”和“未生怨”。


极乐世界主体部分:


极乐世界中部为七宝池中的露天殿堂,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金刚宝座上,施无畏印,肃穆庄严,头顶上罩着华丽的宝盖和幡幢,上方飞天撒花飞舞,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分座左右,供养菩萨四面环绕。


大殿后面是亭台楼阁,主要有极乐世界的神鸟,回廊里,左边是白鹤展开双翅,嘴里好像发出美妙的声音,迦陵频伽人身鸟尾,双手弄拍板展翅而舞,尾如卷云或漩涡。回廊右边,共命鸟一身二头,弹凤首一弦琴,展翅而舞,孔雀轻歌曼舞、展翅回首,还有翩翩起舞的鹦鹉,他们是能为人言而美丽的祥鸟,他们的声音能增进人们善德的力量,促进人们早日进入天上的幸福世界。七宝池中,几身莲花童子在嬉戏,还有莲花化生,童子双手合十,等待花开。


七宝池殿前的平台上,伎乐天人分成“八”字形坐在毯子上,演奏着不同的乐器;中间一舞伎,肩挂腰鼓,伸双臂,撇手指,提左腿,作击鼓腾跳之姿,造型略显肥胖,但动作轻捷并不笨拙。旁边有迦陵频伽鸟拨奏五弦应和。


这幅经变画描写极乐世界的歌舞场面,既有亭台楼阁、平台宝池,又有各种姿态的天人、鸟兽莲荷与化生童子,既宏伟壮丽,又充满活泼情趣。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1左半部分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2右半部分


总览全图可以看到:在宏大的中土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中央的法台之上,主尊佛无量寿佛,居中结跏趺坐,为众说法;画面右侧略低的位置上,观世音菩萨在五位听法菩萨环伺下,手托净瓶、微倾、含笑、望向无量寿佛;画面左侧对应的位置上,大势至菩萨同样在五位听法菩萨的环伺下趺坐在法台之上,面佛听法。




这幅作品整体保存近乎完好,散发着佛教尊崇的“妙庄严”气氛,令人心生敬重,贴近看时,细节笔划又如同有生命一般,灵动流畅,使观者如同身处作画现场。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半幅)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半幅)


以下从左往右,分片段详细欣赏这幅大型经变画: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建筑


左侧建筑,为上下两层楼,檐下三侧均有卷帘。能看到上层正面一侧的卷帘全部落地,另一面卷起【可对比画面右侧的建筑,与此处遥遥相对,卷帘的细节上,同中有异,参差呼应——后文会介绍】。


下层三面的卷帘均卷起,能清楚地看到里面供床上的一台大莲花座(可能是佛陀的平日座位,佛陀此时正在画面正中或两侧说法)。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建筑特写1【复制品】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建筑特写2:栏杆、望柱头和寻杖蜀柱连接点上饰有莲苞


栏杆、望柱头和寻杖蜀柱连接点上,饰有莲苞。


建筑的台基与台阶,装饰华美,全用釉面花砖包砌,花砖中央绘有大瓣花朵。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图@風清航_勤而行之

中唐榆林窟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建筑特写3:台基与台阶


下图:


这是配殿后面的回廊,三柱两间,图中能清楚看到:一列中柱之上有门道,门两旁有直棂窗,此窗的作用是隔而不断;通过这种在中柱之上开门窗的做法,形成复道(双通道),透过复道,可以看到廊外之景,花木扶疏,整个环境空灵通透,很有空间感,引人入胜。


从廊外,也能清楚地看到殿内:供有一簇仙花,与殿外的花木遥相呼应。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仙鹤、妙音鸟(迦陵频伽)与回首观看的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左上角仙鹤、妙音鸟(迦陵频伽)


大殿后面是亭台楼阁,分布着极乐世界的神鸟。


回廊里,左边是白鹤,昂首回眸,挺胸鼓翅,展开双翅,嘴里好像发出美妙的声音,目光投向右边的迦陵频伽(妙音鸟)——人身鸟尾,双手弄拍板,展翅挺立,尾如卷云或漩涡。


画法上,白鹤几乎不加晕染,全以线描塑造形象。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左上角仙鹤、妙音鸟


迦陵频伽(妙音鸟)


迦陵频伽,在不少佛经中都有记载,是半人半鸟的神鸟,被作为佛前的乐舞供养。据说,它的鸣声是佛的“胜相”之一,一般用来比喻佛说法的声音动听。


按佛教教义,音乐舞蹈属于声色禁戒之列,并明文规定在戒律之中,但为什么在壁画中,出现那么多丰富的音乐和舞蹈内容呢?


一种解释是:因为“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众生听闻好声音,心就会变得“柔软”,心“柔软”就容易接受佛的教化。


因此,敦煌莫高窟南区492个洞窟中,有一半洞窟都有音乐图像,乐器数量达6000余件。几乎所有经变画上都有乐队、乐器及歌舞表演场面。


另外,又由于无论是净土界还是世俗界,都要用“伎乐”——音乐歌舞来供养佛,表达对佛的感恩与景仰。所以,壁画中常常会出现天宫伎乐、飞天伎乐、莲花化生童子伎乐、夜叉伎乐、菩萨伎乐,以及故事画伎乐、经变画伎乐(包括迦陵频伽伎乐)等形象。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左上角仙鹤、妙音鸟


迦陵频伽(妙音鸟)所持乐器为——拍板


拍板是一种木质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绰板,简称板。敦煌拍板图形,始见于初唐,大小乐队合奏中都有,时代越往后越多,有时一个乐队出现多个拍板,看起来拍板在乐队中起到指挥的作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1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 几位听法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大菩萨、四周听法菩萨



在宏大的中土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中央的法台之上,左侧略低的位置上,大势至菩萨在五位听法菩萨环伺下,手托净瓶、微倾、含笑,望向无量寿佛(与右侧的观世音遥遥相对)。


大菩萨蓄有蝌蚪状小胡髭,面有男相: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大菩萨


下图:


大菩萨头顶华盖侧上,有飞天乘云飞来: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大菩萨身后殿廊、鹦鹉一对,华盖侧上飞天


大菩萨身后殿廊内,画有一双鹦鹉: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殿廊内鹦鹉


殿廊内的一双鹦鹉:


一只立于栏杆柱上,展翅回首,另一只侧身立于栏杆上,张嘴轻语,相互顾盼。这种呼应的形式在后来的花鸟画构图中成为一条法则。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2:殿廊内鹦鹉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3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左侧一位献花菩萨


上图:


正中左侧,绘有一位托花供养菩萨,胡跪于佛座侧下莲台上,一手向外翻掌,掌中托花,另一手掌心也有一朵三瓣小花。




下图:


正中右侧,也绘有一位捧花供养菩萨,胡跪【见注释】于佛座侧下莲台上,眉目描绘清晰,朱唇微启。


(注释:胡跪,半蹲半跪的一种姿态。常作为一种佛教礼节,在敦煌壁画中处处可见)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一位献花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1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中间佛陀、两侧菩萨


在宏大的中土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中央的法台之上,主尊佛无量寿佛居中结跏趺坐,为众说法;画面右侧略低的位置上,观世音菩萨在五位听法菩萨环伺下,手托净瓶、微倾、含笑、望向无量寿佛;画面左侧旁略低的位置上,大势至菩萨同样在五位听法菩萨的环伺下趺坐在法台之上,面佛听法(与右侧的观世音对应)。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中间佛陀


整幅作品的色彩保护的基本完好,色调华丽高雅,体现了隋唐风度。敦煌壁画很多地方色彩艳丽如初,是因为使用的是矿物质颜料。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咽喉,得尽地利,西域、中亚的珍贵原料源源不断,可供画师选择:红褐色的硫化铜可能来自附近的三危山;青色来自阿富汗出产的青金石;朱丹用来表现肤色的红润;白铅本身就被古时妇女用来化妆,被画师用来描绘经变画中人物白皙的肤色。

我们看这幅作品,主尊佛像的肤色用了含丹、铅的颜料描绘,经过长时间的氧化变成了棕色,这肯定不是当时的原貌;四周用到的蓝绿色颜料是由绿宝石研磨制成,所以较为稳定,还保持着当时的色彩。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四周听法菩萨



在宏大的中土风格的寺庙建筑群中央的法台之上,右侧略低的位置上,观世音菩萨在五位听法菩萨环伺下,手托净瓶、微倾、含笑,望向无量寿佛(与左侧的大势至遥遥相对)。


大菩萨蓄有蝌蚪状小胡髭,面有男相: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及佛陀之间的一位听法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及四周听法菩萨


下图:


大菩萨头顶华盖侧上,有飞天乘云飞来: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上方华盖旁飞天【复制品】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大菩萨身后殿廊、鹦鹉与老鼠,华盖旁飞天


与左侧相对,右侧大菩萨身后殿廊内,也画有鹦鹉:


这一只鹦鹉,于栏杆柱头茕茕孑立,扭头展翅,似乎在遥望左边的同伴;


有趣的是——鹦鹉旁边还画了一只小老鼠!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殿廊内鹦鹉、老鼠


鹦鹉旁边画一只小白鼠,在廊柱下奔跑。线描虽较粗疏,但形象不失生动。


佛国世界里为何会有老鼠?一种解释是:佛经中说毗沙门天王手中之鼠象征财运。大概这是敦煌壁画中独一无二的老鼠形象。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殿廊内鹦鹉、老鼠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殿廊与左侧殿廊左右相对(左右合成图)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2位:托腮思维


这位听法菩萨,右手支颐,左手放在右腿上承托着右手。左手的这一细节处理,以及沉思的眼神,似乎在默默品悟佛陀所说的妙法。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2位:托腮思维特写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2位


上图这位托腮菩萨坐于平台栏杆之后,身旁是一位托花听法菩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3位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3位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4位、第5位(殿内有共命鸟、孔雀)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5位:执长柄香炉


这位菩萨手持一长柄香炉,回首顾盼。


菩萨身上的披帛,画得直而宽,脸部的线条则细滑而圆润,这大概是画家有意的对比手法。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5位:执长柄香炉


右侧平台栏杆旁边这位执长柄香炉的菩萨,与之遥遥相对的画面左侧位置,也有一位菩萨,在平台栏杆旁,回首顾盼,两位菩萨,姿势对称,左右呼应。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 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几位听法菩萨第5位【右】与左侧回首菩萨【左】左右对称


这两位回首顾盼的菩萨——分别在观看什么美景呢?


下图就是令两位菩萨回首顾盼的奇景: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向后看的菩萨与神鸟【右】,左侧回首菩萨与神鸟【左】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向后观看的执长柄香炉菩萨【小图】


下图:


右侧菩萨回首顾盼的奇景: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殿内共命鸟、孔雀


这一令菩萨回首顾盼的奇景——长有两个人头、下半身为鸟的“共命鸟”,旁有一只孔雀: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孔雀 特写1



共命鸟一身二头,一头长有鸟喙(鸟喙处有残缺,看不太清);弹奏凤首一弦琴(弯颈琴),尾羽翻卷,似乎是边弹边舞,又似乎是在为身旁起舞的孔雀伴奏;


孔雀挺胸振翅,高竖美丽的尾羽婆娑起舞,昂首回头,目光投向身旁的共命鸟。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孔雀 特写2


共命鸟是二个头、二个心识、合为一个身体的半人半鸟。果报相同,心识各异,又称“命命鸟”、“生生鸟”。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孔雀 特写3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孔雀 特写4


共命鸟所持的弯颈琴,是敦煌壁画上一种特异的弹弦乐器,为琵琶和箜篌相结合的造型。弯颈琴出现的图形不多,在莫高窟绘有27个。在现实中很难找到这种实物,应该是一种天上才有的乐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


旁边的孔雀回头,视线看向共命鸟;共命鸟长有两个人头,一头为鸟嘴,共用一个上半身,张开双翅,细脚像鹤,尾羽华丽翻卷,手持弯颈琴,正在弹奏。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与孔雀


佛经里描写佛国有各种颜色多样的神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等。


下图即左侧殿廊里的白鹤、迦陵频伽,与右侧殿廊里(上图)的共命之鸟、孔雀遥遥相对: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与孔雀【此图为与之遥遥相对的左侧妙音鸟与白鹤】


上图:“迦陵频伽”,是梵语,翻译成汉语:“迦陵”是好,“频伽”是声音,所以叫做“好声鸟”、“妙声鸟”、“美音鸟”。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佛经,此鸟本出自雪山,在卵壳中即能鸣叫,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天、人、紧那罗、一切鸟声所不能及。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与孔雀【图右】、左侧妙音鸟与白鹤【图左】


右侧殿廊里的共命鸟与孔雀【上图右】,在构图上,与左侧殿廊里的白鹤、妙音鸟【上图左】遥遥相对。


这两对奇特的歌舞伎乐,以及殿廊里的几处鹦鹉,都是能为人言而美丽的祥鸟,据说,他们的声音能增进人们善德的力量,促进人们早日进入天上的幸福世界。


此外,他们的鸣声,也被视为佛的“胜相”之一,一般用来比喻佛陀说法的声音动人心神。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图@网友常浩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与孔雀【形象突出】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图@网友常浩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共命鸟与孔雀【形象突出】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之1左侧一览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之2右侧一览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之右侧共命鸟、孔雀,与回首观看的菩萨【右侧】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建筑(殿内有共命鸟、孔雀)


上图里右侧建筑的顶部: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建筑(顶部小亭)


画面上空,飞舞着一些“不鼓自鸣”的乐器:


不鼓自鸣,是敦煌壁画中表现音乐的一种构图形式,即将各种乐器绘以空间,并绕以彩带,类似飞天,凌空飘舞,寓意天乐自鸣:在极乐世界里处处有音乐,无需人演奏,乐器自会鸣奏。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建筑顶部飞舞的不鼓自鸣的乐器1(右上天空)【复制品】

榆林25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上)

中唐 榆林窟25窟南壁 观无量寿经变右侧:建筑顶部飞舞的不鼓自鸣的乐器2(左上天空)【复制品】


“不鼓自鸣”一词出自佛经,意为佛国世界处处有仙乐,无需人演奏,乐器自会发出美妙的声音。


“不鼓自鸣”是敦煌莫高窟等石窟壁画上常见的佛教题材的艺术,始见于初唐,主要表现在经变图中。其布局是:中间多为说法者,下为各种伎乐乐队,最上端为“不鼓自鸣乐”,各种乐器上面均系有随风飘荡的彩带。


从“不鼓自鸣”的整个壁画的构图来看,别有意味,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整体的布局:形式内容意境的不断上升。最下层的乐队,可视为外观的表现形式,中央说法者的经文与佛法,实为内容,法到自然顿悟所达到的超脱而“不鼓自鸣之乐”,实为真谛。


这些乐器汇集在一起,飘然于空中,仿佛组成一个大型空中交响乐队。无人鸣笛,但盘旋飘然的绸带环绕着乐器 ,一个个在空中飘飞、回旋,恰似曲曲美妙动听的音乐,又似飞天在空中散花飞舞,令观者对于“佛法无边”之惊叹油然而生。(此处赏析,参考自:慧海)


【榆林第25窟北壁弥勒经变,图中只画出寥寥几件“不鼓自鸣”,且画得比较粗疏;其他窟里对“不鼓自鸣”的壮观盛景,则有极其精彩的表现。】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