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礼历代精美石雕观音宝像

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出家,意思就是出红尘之家,出烦恼之家,入解脱之门。放下世俗一切,自利利他,走入清净修行的法门。
所以出家的意义非凡,要出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印光法师曾经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而观世音菩萨前世今生的故事正是如此,不胜枚举、感得人天,众生无不礼拜赞叹。
感恩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圆成佛道,舍弃一切,成道修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寻声救苦。
犍陀罗观音菩萨半跏思惟像
灰色片岩
公元2-3世纪
云冈石窟北魏石雕 交脚观音菩萨像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尊交脚菩萨石雕像,制作年代为公元480-490年之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交脚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中有小化佛。面呈微笑,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目微闭而含情,俯视着芸芸众生,似乎随时准备闻世间疾苦之声而前往救助。菩萨肩披披帛,下着贴体长裙,衣饰线纹流畅,手法简洁。右手似施无畏印(缺损),左手自然下垂抚膝,双腿交叉而坐。神情自若,姿态典雅端庄。整体比例精当匀称,舒展大气,给人以回味不尽的美感。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响堂山石雕北齐观音坐像
弗利尔美术馆藏响堂山石雕北齐观音坐像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展厅内,有一尊巨大的北齐彩绘石雕观音菩萨立像,像高竟达419.1厘米,在博物馆室内展出的如此高大的圆雕石像世所罕见。博物馆资料显示此像出自山西,不知是否来自云岗石窟。但从面部特征来看似乎有云冈石雕的特点。菩萨面形清秀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
青州博物馆藏龙兴寺北齐石雕观音立像
观音菩萨立像
规格: 249 x 71 x 71 cm
中国北周或隋代石雕观音立像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隋代观世音菩萨立像”是我国隋代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注释:“圆雕造像,高249厘米,石灰岩。据传,此像1909年日人早崎梗吉出土于陕西西安古寺,今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菩萨跣足立,面形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腹部前鼓,体态趋向S型,然尚不具备典型一波三折造型的自然感觉,肌肉表现力亦不甚强。菩萨左手持四莲蓬,右手亦执莲蓬。冠饰化佛、葵饰与缨络,宝缯下垂。着裙,挎披帛,戴臂钏、胸饰,佩带,挂缨络。周身敷彩,绚丽辉煌。座为束腰仰覆莲式,方形底座四角刻立、卧雄狮。此执多莲蓬形式的观音极罕见,装饰繁缛、豪华,造型较优美,系隋菩萨像之佳品。”
圆雕菩萨,左臂及下半身残缺,头梳高髻,戴三排联珠组成的华丽化佛冠。冠前正中和两侧雕刻“心”形饰片,饰片周围亦有联珠装饰,正中一片上雕刻双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圆形顶光。
冠带顺双肩下垂。面形丰满圆润,曲眉细目,眉中加刻一道细阴线,鼻翼较宽,嘴角上翘,面带慈祥的微笑,具有少女般温柔羞涩的表情。颈部有两道蚕节纹,双耳戴环状耳,颈戴扁宽带形项圈,臂着钏,腕带镯,胸佩三条由大、小联珠组成的璎珞,其间饰有莲花,一条在胸前形成“W”形;一条自肩部下垂至腹前相交,相交处有一朵莲花;另一条自双肩垂直向下,璎珞颗粒粗大,有沉重感。上身半裸,斜披珞腋,腰以下着长裙,裙带在腹前打花结,肩搭帔帛,帛带在腹前横二道。右臂从肘部上举,手执柳枝。菩萨造型肌肉丰满,体魄健壮。隋代,秦安县出土,像高132厘米

隋 石灰石雕觀音首像
高度:41.3 cm
苏富比拍品
隋代石雕造像甚為珍罕。可比一相類隋首像例,斷其源自山西,原为盧芹齋收藏。
长安光宅寺十一面观音造像
唐代石雕十一面观音菩萨残像
规格:129.6x63.6x25.4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八世纪
像高170.8 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菩萨头挽高髻,面颊丰润,细眉细目、双眼微垂,神态慈悲安详,别有一种睿智的和超脱的气质。上身袒露,佩项圈璎珞及挂链和手镯,飘逸的帔帛于身前下垂至膝下部。下身着贴体长裙,赤足立于莲座之上。丰满的身体和纤细的腰肢构成了优美的“S”形曲线,显现出婀娜多姿、庄重丰满的体态。其造型之优美、雕刻之细腻,实为唐代石雕之精品。
唐代 观音立像
石灰岩
尺寸:246×86×108 cm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此像为唐代精美石雕造像。观音菩萨头绾高髻,髻上有化佛。斜披络腋,披帛呈波浪状垂于体侧。华美的项饰、璎珞及手镯等雕刻较浅。左手下垂持净瓶,右下臂毁损。下身著贴体长裙,双腿轮廓明显,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台之上。身躯直立挺拔、健硕丰美,衣饰繁复华丽,显示出盛唐时期造像优美的气势与结构。此像正面及两侧皆有阴刻铭文,唐代菩萨立像刻有铭文者十分罕见。
膝以下残缺,残高1.71米。高发髻,面相丰满圆润,有白毫。发髻正面刻8个小头像,最上面的是高肉髻佛像头,其下7个作菩萨装束。左耳后刻凶相面,右耳后刻善相面。上身穿衫,饰项圈,戴臂钏、手镯,腰束长裙,挽结于腹前。肩雕六臂,其中两手合十于胸前,作说法相,两臂下垂于体侧。雕刻细致,肌肤丰满,体态严肃大方。
禅林网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禅林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请联系本平台及时增补。重编录用者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犯著作权及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