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为功德

(2014-07-21 10:43:49)
标签:

佛学

何为功德

     一大早看到一则新闻:重庆一对夫妻,妻子虔诚信佛,将家里大量存款捐给寺庙,丈夫得知后已无法追回,一怒之下杀妻泄愤,上演一出极端的人间悲剧。且不去管这惨案背后的具体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女施主肯定是被蛊惑捐款给寺庙积累功德,这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功德一词已成为法师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佛法。有位皈依多年的朋友问我:这些年,我捐出去做慈善的钱已不在少数,可我很困惑,因为有位高僧大德说这些钱更应当捐给寺庙,这样可以在穷人的心中种下一颗佛种,功德无量!还有位佛友的困惑是某著名法师教导他们每周末必须放下一切去寺院做义工,同样的理由:功德无量!功德俨然成为伪善的一件华丽丽的外衣,内里是贪婪加恐吓!

     自打宗教诞生的那天起,金钱就是它摆脱不掉的情人。无论是基督教的赎罪券、十一奉献,还是佛教的香火钱,法会和高僧的供养钱,源头如出一辙:神职人员人性中的贪婪和信众的愚痴外加贪婪。

     佛法的核心是智慧,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该是摆脱了最底层的生存层次,直至金字塔尖自我实现层次的人,才有可能自然地放下已经拥有过的种种体验,开启本慧的光明。对于尚处于生存层次挣扎的人,佛法真的不适合,没有体验过的怎能放下?对这一层次的众生而言,最究竟的佛法就是勤奋努力去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全家,绝不是将可怜的所得捐给寺庙祈求功德好让自己不劳而获,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整日沉迷在法会中的信众其实是在助长自己强烈的我执和贪婪,想要通过最快的捷径消灾避难达到转运的目的,美其名曰积累功德,已经彻底偏离了大道,越修越自私,越修越贪婪,越修越游手好闲!在嘴里口号式的愿天下众生脱离苦海的美丽谎言下,心里的贪嗔痴根本无从察觉,自欺欺人而已。

     基督教文化在反观内心,灵魂救赎方面远远超前于佛教。无论是雨果的《悲惨世界》,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其中都有大量的自我反省的描写,没有虚假的豪言壮语,主人公真实地面对自己心中的恶魔和天使,最终获得灵魂上的救赎,与佛法中倡导的观自在相契合。卞福汝主教和佐西玛长老就是基督临在,就是佛菩萨示现,与其听一些半吊子牧师和和尚的开示,不如静下心好好聆听这些大师的心声。

     说了半天,何为功德?梁武帝问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六祖慧能云: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以下是六祖的一大段对功德的定义: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多么振聋发聩的狮子吼,瞬间秒杀无数邪师说法!《坛经》就是一把破除迷信的锋利宝剑!邪师之所以闪烁其词说功德,要么自己未悟,要么被贪婪裹挟了去。

     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倡导人间佛教,目的就是纠正所谓伪善的功德说。佛法是度人的,心悟当下即可解脱,当下即可往生,小我消失以后重新做人是名往生。自己内心烦恼重重,谈什么度众生?先度尽自己内心的众生再说。

     想要解脱,内省是第一步,舍此外求均为邪道,最后只能落得个自欺欺人的下场,内心的贪婪不除,自然会吸引邪师上门,故还得在自心上下功夫,耕种自己的心田,等待善知识的来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