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财经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微信营销 |
2013年7月22日上午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微信用户不能收发微信,也不能刷新朋友圈。揶揄的、着急的、调侃的,一个手机应用的故障居然能掀起这么大波澜,不可否认的是微信真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这次意外事故让无数人抓狂,原来没有了微信的日子是如此残缺。
微信已然产生足够大的社会影响力,服务挂了的半小时里,有多少大生意没谈成,有多少合作差一点就促成,多少工作没布置下去,多少表白没发出去,又有多少灵感和精彩瞬间发送失败,还不算朋友和家人因此而产生的误会。然后,又有多少人因为微信挂了才想起微博?
“移动互联网改变生活不是虚无飘渺的东东,晩上通过微信喊来收破烂的,把地下室清理干净。闲谈中得知用微信收破烂的小哥收入可观,不比组织内的筒子差!继快递之后又一个高薪职业”一个网友在微博中如此感叹。
但是,很多人真正去玩之后很纠结:我怎么就没玩转?
微信火了,公众号开了,却没有内容,没有互动,自娱自乐。
为什么我坚持每天推送信息,关注不升反降?
为什么我的新关注增长一直很慢?
为什么我去做活动,互动非常之低?
这微信之风要不要继续跟下去?到底有没有效果?
微信营销,没领悟的话,就成了把双刃剑,不懂剑意只走剑招不仅难达目的,更可能伤己。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想要的太多,能玩转的太少。
很多人还在争论微信究竟是不是营销工具,其实世界上本没有营销工具,有人贴上了小广告,就变成了营销工具。
(图片:有人贴了小广告,就变成了营销工具)
你躲在消费者的手机里,不应该每天骚扰他,而是当他需要你的时候,甩给你一句话一个问题,你能够感动他三条街。这才是微信应该有的姿态。
有一个开餐厅的朋友,微信公众号不到1000人,但是这1000个人就能保证他每天座无虚席。他不发促销信息,不发任何关于餐厅的广告,他每天就跟他们的粉丝聊每一道菜背后的爱情故事,聊的你热泪盈眶同时食欲大增,每回跟老客户聊的爽歪歪直接这道菜就免单。口碑就是从这么一个奇葩的老板开始。
还有一个开淘宝小店的女性朋友,开微信两个月积累了5000多粉丝,每当新品一上线就能哄抢,她从来不在微信里发各种新品广告、节日促销。她拿自己的5000粉丝当自己的朋友,每天穿着店里的衣服拍照,然后往微信里一推送,“今天就长这样,你们觉得咋地”,感情这东西,都是聊出来的。
可以把微信当做一个有趣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它是维护忠实粉丝的一个渠道。你可以跟你的粉丝聊很多更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梦想、比如爱情、比如人生,而不是聊聊打八折还是全场满200送30。用好了微信是一种品牌提升,用不好微信就成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全场只要2元的小店。
过去类似的宣传要么通过大幅广告来呈现,要么通过到处塞DM小广告来完成传播,哪种方式实际上都是对个人空间的粗暴干涉。现在在微信上得到的促销信息,有需要就去关注,没有需要也不会被打扰。这反而会让用户以更加轻松积极的心态去了解整个促销活动,如果觉得有必要还能直接以对话的方式与商家取得联系。
前一段时间与某传统行业足浴品牌连锁店的朋友一叙,发现他的iPhone安装的应用非常少。在下面四个图标里面的第一个就是微信图标,微信图标已经替代 iOS原生的电话图标。问为何使用微信时,他总结如下:简单,安装之后联系人基本上都是通过通讯录导入,甚至于省去了曾经QQ要记一串数字加好友的麻烦;好用,基本上不用打字、语音、图片、视频任意发送,体验极致简单。
他的线下连锁店所有高管都有一个微信群,用于即时汇报和沟通工作,甚至用微信开会。基本弃用了传统的发宣传单的宣传模式,每个店铺都注册几个微信,派人在店铺的周围刷“查找附近的人”然后进行消息群发,据说有30%的人会响应,这30%的人里面又有30%的人会到店消费。
快消品品牌微信营销的三种模式,一种陪聊式,一种促销式,一种客服式。以签到打折活动为例,店家只需制作附有二维码和微信号的宣传海报和展架,配置专门的促销人员,现场指导到店消费者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并关注后即可收到一条确认信息,在此之前店家需要提前设置好被添加自动回复。凭此信息在买单时可享受一定优惠。为防止顾客消费之后就取消关注的情况出现,店铺还可以在第一条确认信息中说明后续的优惠活动,使顾客能够持续关注并经常光顾。
不管是短信还是微博,与客户的沟通都不如微信来得深刻,微信最大的优势是做服务,促进客户的二次、三次乃至N次消费。现在微信营销做得最好的商家,大多是需要反复购买的商家,地域性也比较强,比如餐饮、KTV、美容美发、培训等,这些行业的企业微信玩得最溜,效果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