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研究产品的逻辑,而是使用者的人性--怎样让创新更接地气?

(2013-12-25 13:55:22)
标签:

杂谈

现在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更乐于从微博上获取信息,通过微信来联络友人,更热衷于用手机上的各类移动APP应用获取生活的吃、穿、住、行等帮助。曾经喜欢做大和做多的传统企业,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面前,大量企业开始蛰伏,颠覆式创新已经不能再给中国企业更多的想象空间,企业家们未来之路该如何走?

大概在40年前,英特尔的创始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隔18到24个月,集成电路的密度会翻一番,也就意味着同样的面积下,我们可以集成的晶体管数量会翻一番,这个就是业界上说的摩尔定律。

很有意思,这40年来,整个集成电路,半导体工业,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每两年集成度翻一番。我们不停的创新,不停的提高计算能力,那么给最终用户带来了什么好处呢?一个计算量的提高不用说了,另外可以极大的减少功耗,减少体积。所以英特尔的历史就是遵循了摩尔定律的历史,也就是微创新的历史。一个是不停的创新,一个是越做越微小化。

我们很多企业家做到一定阶段,总想规划一个完美的战略,实际上在这样一个用户体验的时代,我们很难把握用户的想法,只能通过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尝试,才能把握用户的脉搏。怎么证明你的微创新成功了,不是专家的点评或者花钱做炒作,而是真正的形成了口碑,这种口碑是由最普通,最质朴的语言而形成的。

有个做3D名片的客户,拥有一项印制3D名片的专利技术,苦于找不到打印机构等合作方。市场分析后发现,高端商务人群对3D名片并没有刚性需求。于是他们把目标聚焦到旅游市场,很容易就创造出3D门票这样的新产品。而这样的改变,在技术上难度并不高。由于3D门票更加美观、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几个试点景区推行后反响非常好。有了这样的成绩后再去招商,很快就获得了成功。

我们容易想宏观的战略,其实你真正的去看你给用户提供的产品,你认真的观察你怎么给你的用户提供的流程,你会发现可以更改进,最后让用户更加的简单、方便用你的产品,这个不亚于你发明新的东西。

你只有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你的公司从上到下才形成了用户至上的思想。过去我们很重视行销,很重视终端的力量,我们很重视自己产品自我的计划,在微创新时代这些东西是不行的。企业一线销售和服务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消费者,可以直观地观察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对于如何提高消费者体验最有发言权。产品和服务的一点小小改变,都会引发消费者的抱怨或满意或口碑相传或用脚投票,一线销售和服务人员感同身受,各种简单但具实效的创意由此诞生。只要适当引导和鼓励,一线员工的创意就会不断带给你惊喜。

南京春季房展,巧夺眼球奇招迭出,“再不买房,美女们都老了”、“年初不买房,一年有白忙”、“先生,我们看看户型图吧” 售楼小姐一边说着一边解开了衣扣。。。

(图片:南京春季房展)

以变态服务著称的海底捞,近日又推出等位叠千纸鹤的策略,再次用“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新鲜体验震惊了整个营销界,成为新的风向标。如今,海底捞的各个门店大厅中一堆男女老少在等位时全部都比赛折千纸鹤,一个千纸鹤可以抵5毛钱,折的越多越省钱,结果食客们发现等位的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神奇般地解决了等位流失客人的难题。

从之前为消费者配备眼镜布、围裙等细小的贴心服务、被广为赞叹的外卖服务模式,到如今的等位叠千纸鹤,海底捞每次都能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的做法一再被竞争对手模仿,但海底捞总能动态地为消费者保持微创新体验,保持餐饮服务的先进性。而这些细小的微创新,并非来自强大的营销团队,而是出自海底捞的一线员工的智慧。

当然,一线人员不一定都会有这种微创新的意识,有了微创新的想法也不一定能传递到决策者那里。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从文化上倡导微创新理念,让每一个员工树立起微创新的意识,并成为微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从组织流程上保障一线员工的声音有恰当的渠道传递给决策层。很多企业都设有总经理意见箱,但真正能让其发挥作用的实在不多。同时,对于提供建议者,企业要及时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和奖励。

当今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节奏日益加快,各种人性化科技和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企业可以关注时尚科技趋势,将一些人性化科技手段与自己的产品相结合,就能带给消费者独特的体验。

企业在做产品时,不能把用户当成机器人、技术专家来看待,而是要从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入手,像上帝一样思考,俯瞰芸芸众生,洞悉他们的欲望。在研究一个产品时,研究的不是产品的逻辑,而是使用者的人性。决定产品最终面目的,是对人性的分析。互联网经济时代对传统产业是一次大考验,如何利用新的规则,对自己的客户、对手、生态进行重新定义?归根结底,好的产品,一定通晓了人性。

在一个行业做久了,难免会形成思维定势,画地为牢,从而难以创新。这时,把视野拓宽一点,借鉴一下其他行业的做法,或许就能创造出全新的体验。例如,现在的服装企业的终端店面也开始借鉴汽车4S店的做法,推出服装4S店的终端概念,颠覆了消费者对传统服装店面的认知,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购物的乐趣。

继桶装纯净水之后,近几年直饮净水机越来越普及,行业内通行的营销模式是在超市等终端销售净水机产品,一台净水机多少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各家净水机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而浩泽净水器则借鉴电信行业做法,不再卖净水机,改卖“净水服务”,免费为单位和家庭用户安装净水机,试用满意后如需继续使用,就只需购买充值卡刷卡使用,或购买用水包月套餐,从而带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

微创新本质上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对消费者体验的深度挖掘,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模式。管理大师普拉哈拉德曾经预言:在中国,那些跟创新有关的公司身上,无一不闪烁着微创新的光芒。腾讯的可怕就在于快速迭代的微创新。百度打败技术巨头谷歌,有着大量适应本土的微创新。VANCL震撼了整个业界,靠的是系列微创新,它充分调动用户投票权,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冠军产品。招商银行之所以拥有“最具创新力”的名号,靠的是一种“微”,比如,招行柜台的一颗糖。海底捞以其“变态服务”模式,向传统餐饮业发起挑战,靠的也是微创新……

很多企业都在说以消费者为中心,但真正能做到一切基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利益的企业又有多少。微软的Vista 操作系统花费了微软上千名工程师的心血,号称是一款革命性产品,但其占用过大的硬盘空间,运行烦琐、缓慢等缺陷成为致命伤。但由于没能及早调研消费者需求、及时根据消费者反馈调整,庞大而缓慢的 Vista让消费者失去耐心,最终无疾而终。

基于消费者的反馈,亚马逊开发出了综合评价系统,该系统与一般网商将消费者评价按照时间排列不同,亚马逊把负面评价与正面评价共同列示,并且让客户对每一个评价的有用性打分。毫无疑问,把负面评价放在显眼的位置会影响该商品的销量,但是无疑对客户是有价值的。亚马逊的关注点不是短期某个商品卖得好,而是怎样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购买体验,并在长期内赢得忠实客户。对客户的重视不光体现在客户至上的理念中,更加体现在对消费者的深入挖掘,并且满足其需求上,这个小小的创新收到了很好的客户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