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掘金微时代》后记

(2013-11-27 18:09:49)
标签:

杂谈

今天整个办公楼由于突发故障,无法上网。我可以在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写点东西了。顺便翻了下桌边的书《我注定成功》,这是美国成功学的鼻祖马尔登所著。这本书是我2002年在上海所购买的一套中的一本,那时我在精神上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一个简单的回忆就是只要晚上走在上海的街头就充满了恐惧,担心路边的霓红灯会随时让我触电身亡呵呵。

我们看到身边形形色色的所谓成功,一个又一个诱人的故事,它们激励我们,安慰我们,向我们保证努力就会成功。在商业世界里似乎也总有这样的说教,那就是行行出状元,只要立足一个行业,扎根做下去,必然就会成功,否则就是你自身不够努力,原因似乎很简单:每个行业都有出色的企业。这种绝对的荒谬就是这样曾经影响并吞噬了我的最好年华,我只能站在它旁边,理解并接受所有的确定性,只有尝尽了它的荒谬,才能滋生出另一种价值。

凡高到30岁才开始走上绘画创作,37岁开枪自杀死亡,短短8年他便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事业,将人类的艺术创作推向了颠峰。在这之前,他贫穷潦倒,精神崩溃。由于极度失望,他沿着大路流浪,靠弟弟的救济维持最低级的生活。在他心中一直苦苦煎熬的是一种自我的怀疑,他对自己未来的成功其实是毫无把握,他甚至否认绘画乃至成功的意义,好像只有否认成功的意义才能使自己得到一丝虚幻的平衡。

在商业世界中,追求确定性容易让人误入歧途,它使我们忽视了商业无法预测的本性,它也压抑了我们本该具备的勇敢精神和冒险行动。那些固有的社会上盛行的所谓主流模式,其实注定了都是已经在走向没落的模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是不适合商业经济的,后来者不可能在前者成功的基础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路。其实大到国家也是这样,以学习效仿的心态只能毁灭自身的产业前途,至多成为一个“二流的美国”。

长期以来,消费者被当作目标,是商人想抢夺和蒙骗的对象。关于营销,我关注到一种市场疲倦,那就是它已经耗尽了它所有可能的形式。而网络经济年代,这一切已经成为了过去。消费者有足够的信息、知识、渠道来选择乐于成为谁的目标,他们将越来越陶醉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之中。相信依靠互联网,钻研它的本质和特性,就能够使新的思潮以最低的资源转变为现实。

一切满足或所谓幸福,都只是消极的,对未知的追逐就象不能解除的口渴一样。当年做工厂时,我经常笨手笨脚的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分解产品的样机。以后意识到,那时我所追逐的不过是别人早已掌控的成熟领地。结果我总是感到无法主宰周围的一切,对于将来无所作为,时常陷于苦闷中,30岁的而立之年给我的是一种逃亡的感觉。很多的付出,最终变成了无效的沉没成本,无法再为今后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借鉴。我们确实是受命运捉弄的傻瓜。

在我们公司大楼前面的水泥人行道上,经常坐着一个路人。每次穿着一件红色的夹克,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也都是红色的夹克在身,自顾自的在那争吵。然而身边空无一人,每次我都是保持一定的距离绕开行走。直到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不自觉差点撞到他,我还没怎么反应过来,他却受到了惊吓,眼神明显的带有畏惧。我明白了这一切,这是一个整天在和空气和过去争吵的人,这是一个和命运抗争最终被粉碎的灵魂。

必须宽恕自己,才能充满力量,理想则是摆脱漫长残酷人生负担的唯一解药。当我不断重复那些空虚,丧失价值感和原则性的生活,更让我坚信人生所有的欢乐都只是来自创造的欢乐!

最后感谢科学出版社的祝秀森老师和编辑方小丽,是他们不断的鼓励使这本书得以完成;感谢近百位现实中和互联网中的朋友,他们参与了本书的共同创作,充分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协作和共享的精神;感谢母校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姜晖副院长发来的读后感,他的认同触动了我久远的青春热情,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后记!

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转载自《掘金微时代》 作者:肖震

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