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2012-05-05 09:53:07)
标签:

宋体

温度计

体温计

水蒸气

容易感冒

教育

分类: 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复习资料

1.物质之所以存在三种状态,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运动的方式不同

2.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3.固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会熔化液体

 

温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3.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沸腾的温度 100℃    水结冰的温度0℃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37

 

温度计

1.温度计的构造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2.温度计设计的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使用需要,人们设计了不同的温度计。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4.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5.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6.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 数字温度计等,

7.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

8. 零上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高,   零下温度数字越大表示的温度越低

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前面加表示零下

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10.拿到一支温度计,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三个问题:

1.它是一支摄氏温度计吗?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是多少?

3.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度?

1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13. 1714年,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用水银代替酒精,克服了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高温物体的缺点。

14. 1742瑞典科学家摄尔休斯制成了我们今天常用的摄氏温度计.温度在0---100之间,

15.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体温计

1.体温计专门用来测定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

2.由于人的体温变化有一定的范围,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

3.体温计1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刻度表示0.1.

4.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5.英国医生阿乐伯特为了测定人体的温度,发明了体温计

6.测量体温的方法:

  使用前要先将温度计度数甩到35℃以下。

2.将体温计置於腋下最顶端,水银端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以免脱位或掉落。 

3.测量5-10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取温度数据

 

水 蒸发

1.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循环变化,水的

状态变化热量有关。(热量的得到或失去)。

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1.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2.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3.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不多,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4.液态的水能凝固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隔化成液态的水;

5.液态的水会蒸发成气态的水蒸气,气态的水蒸气又会凝结成液态的水

6.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7.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入空气中。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8.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的时间是早晨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

9.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简答题

1.水在什么温度会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2.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水蒸气?

水在平常温度下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

3.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温度、接触面积和空气的流动(风)。 
4.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有哪些?

利用水分蒸发:晒盐、晒衣服。

防止水分蒸发:给瓜果套上保鲜膜、给脸涂上保湿霜。 
5.怎样让衣服干得更快?

先把衣服水大部分拧干,然后撑开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6.为什么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 
  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是由于水分蒸发时会带走身体的热量,使人免疫 

  力下降了。所以人淋雨后,若不及时换下衣服,就容易感冒。 
7.夏天在地上洒水或放一些冰块都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其原因分别是什么?哪一个效率更 

好?为什么?

原因是水和冰块能能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水的效率好些。因为水洒在地上接触面积大一些。 
8.、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

这是为什么?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有的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就是这样以不同的形态在天空、陆地、海洋之间循环流动的。

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

4.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5.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6.加快冰融化的方法:

加热在太阳下晒用手捂

7.让冰棍化得慢的方法:

放在冰箱里,放在被子里。

8.冰融化时,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了,这说明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9.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10..向冰里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11.冰和水的比较:

 

不同点

①会流动

②无固定形状

③温度高

④重(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水占据的空间小

(相同重量的冰和水)

①不会流动

②有固定形状

③温度低

④轻(相同体积的冰和水)

⑤冰占据的空间大

(相同重量的冰和水)

 

相同点

无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有重量,能占据空间

 

简答题

1. 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从哪儿来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

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出现一层冰霜。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大约在-7℃左右。)

3.冰在什么情况下会融化成水?

冰在环境温度高于0℃时会融化成水。

4.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冰糕会“出汗”?

这是因为装冰糕的塑料袋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在它上面形成了小水滴。

5.冬天人穿棉衣觉得暖和,夏天用棉被包着冰棒,冰棒不融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因为棉衣和棉被本身是不会产生热,它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既可以阻止热量散失,又可以阴止热量进入。所以冬天人穿棉衣觉得暖和,夏天用棉被包着冰棒,冰棒不融化。

名词解释

1.蒸发:液态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2.凝结: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3.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4.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5.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6.露:水蒸气遇到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7.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8.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水的形态

变化的过程

变化的条件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液体)           冰晶(固体)

温度降到0以下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水蒸气(气体)       水(液体)

温度降到0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