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2020-02-24
(2020-02-24 09:35:07)
标签:
财经股票宏观时评行业 |
资产回顾
上周尽管中国疫情数据改善、企业开始有序复产,但境外新增确诊人数增加,特别是日韩和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感染者增加,引发全球市场投资者担忧,发达市场股市跌幅略小于新兴市场,美债收益率在急剧下行后小幅反弹。
国内央行为对冲资金集中到期、稳定金融市场,净投放5500亿元,并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资金利率显著下行。
境外疫情有扩散的迹象,上周油价先升后降,基本金属普遍受到压制。国内黑色系商品继续反弹。疫情扩散带来的避险情绪,叠加美联储的降息预期,驱动金价上涨。
宏观分析
海外:上周海外疫情有所升级,对风险资产形成冲击。包括Markit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以及ZEW欧元区经济现状指数等重要调查指数,也出现较明显的调头现象。桑德斯在民主党的初选中遥遥领先,后续需要切实考虑桑德斯与特朗普对阵的情形。在多家海外分析机构看,桑德斯获得提名乃至击败特朗普,是较大的政治风险。
国内:国内疫情的影响有所缓和,生产复工有所加速,预计这一两周可能出现复工高峰。目前国内的政策基调整体偏宽松,2月21日政治局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强调逆周期加力、扩有效需求。1月社融大幅超预期,说明政策和经济的上升势头在疫情爆发前好于市场预期,2月社融、信贷需求可能受疫情拖累,但政策基调是积极的,不过与前几周相比,通过公开市场净回笼,目前短期流动性已经从极度充裕状态开始回收。
多元资产
A股:近期市场主要是流动性宽松所驱动,A股赚钱效应持续走强,各路资金活跃合力推高市场。虽然从估值、成交等角度看市场整体的过热程度并没有突破历史极端数据,但从行业间的估值差异看,从创业板成交量占比高达22.8%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3%),市场结构分化程度已处于历史极高水平。短期来看,资金仍会惯性流入市场,但需警惕在这种资金推动下市场波动将会放大。
港股:香港本地仍承受着疫情带来的直接损失,短期对国内经济政策和预期的变化不敏感,因此恒指盈利预期将维持偏弱。从港股与内外部市场的联动看,日、韩、意大利和伊朗等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骤然升级,避险情绪驱动美元指数和黄金同步走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弱,港股外部环境偏空。南下资金维持高强度流入态势。综合来看,港股的积极因素偏少。
债券:政治局会议传递逆周期调节信号,但疫情和复工持续改善,利率债仅存在短期博弈交易性机会。信用利差特别是高等级信用债的利差水平快速收敛,但信用债仍需要防范企业现金流风险,综合来看,中高等级信用债占优。
原油:受中国疫情传播影响市场对全球原油需求担忧加剧,前期油价出现连续回调,目前出现企稳反弹,但随着韩国、日本等中国以外国家疫情的加剧,预计油价反弹受限。
黄金:上周新冠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加剧,多个国家出现新冠疫情。市场预期全球宽松模式维持,叠加对疫情担忧的避险情绪,黄金总体偏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