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悲观qe3政府股票a股 |
上周,沪指击穿2100点,收盘创三年来新低。周期股轮跌,悲观情绪再度释放,市场一致悲观预期形成。未来,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将进入拉锯阶段,市场走势必是步步惊心。
海外,政策不确定性笼罩美国经济。上周披露的联储FOMC会议纪要显示有更多的与会人士普遍表达了对经济恢复的担忧,认为除非经济数据迅速向好,将有必要“尽快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他们认为主要是消费者开支的放缓(除汽车外)导致了恢复再次出现波折。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对于欧洲问题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明显收缩。本周五,一年一度的全球央行年会将召开,伯南克率先向市场发出信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如果有必要的话,将进一步推出宽松货币政策举措,以刺激美国经济更快增长。
QE预期成为近期商品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QE预期再起的市场氛围下,贵金属、基本金属以及持续强势的农产品涨幅显著。贵金属价格整体上涨。白银价格弹性显现,大涨8%以上,小品种钯和铂也有不小涨幅,黄金涨幅相对较小。国际市场整体呈现“小强大弱”格局,国内价格整体随国际市场稍有向上,但幅度远远小于国际市场。国际农产品涨势未减。棉花、大豆涨幅显著;玉米、小麦仍较强;糖价走弱。国内市场除豆类品种上涨以外,其他品种变化不大。整体来看,新增货币因素使得商品市场有走出小幅波动格局的迹象,潜在收益的机会和风险略有提升,持续性仍需继续观察。
国内市场资金方面,公开市场连续3周净投放3970亿元,相当于1次降准,本周逆回购到期2500亿元。银行间回购利率1周品种下行28基点至3.61%;商票贴现利率维持不变。1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浮15和0.2基点,报收2.63%与3.34%;10/1国债期限利差已缩窄至71基点,显示资金面较紧。已发布中报的5家银行贷存比全部下降,贷款不良率小幅上升,制造业贷款风险存忧。国内资金面临月末紧张,加上2500亿的逆回购到期,降准时间窗口临近。银行不良贷款50~80%来自贷款投放第一的制造业,说明制造业信用风险趋于上升,债市的信用利差将继续走高。
产业方面,基于已公布2012中报业绩的公司样本(A股非ST公司,约1489家),各行业存货周转率的中值相比去年同期普遍下降。下降比例幅度较大的几个行业包括:煤炭、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通信。建筑、商贸零售、轻工制造、医药等行业的存货周转率下降幅度则相对较小。比较存货周转率的同比变化与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两者仅存在很弱的联系,表明各行业的外在需求不是区分行业间存货周转率差异的显著因素,各行业对存货的把控能力较弱。整体来看,企业存货的压力很大,系统性风险继续僵持,市场整体仍承压。
在宏观经济和微观业绩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投资者再次将“救命稻草”寄希望于管理层。但是当政府不能直接通过投资计划来稳增长,就只能诉诸于间接力量—出口商的“企业家精神”了。靠制度变革来打破僵局更值得期许,但目前,这还是不疼不痒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