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观市】周期救赎 孤军深入(2012-01-31)

(2012-02-13 11:05:41)
标签:

杂谈

春节期间,欧美主要股指大多横盘,但除纳斯达克综指和法兰克福DAX指数上涨1%以外,俄罗斯RTS、孟买Sensex30等新兴市场指数录得较大涨幅。CRB指数一周上涨2.97%,基本工业金属继续向上,农产品价格仍维持较强格局。原油价格相对稳定,BDI航运指数则大幅下跌了16.7%。美元上周扭转了此前的升势,跌回79以下。黄金则再次站上1700美元。回到A股市场,今年至今有超过半数的行业涨跌幅为正,其中以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采掘和金融服务等板块涨幅最大,但下游消费品以及TMT板块则继续走弱,板块跌幅在2~5%之间。从估值角度看,金融服务、建筑建材、房地产及交通运输相比历史平均水平的折价最为显著。

 

春节一周,海外消息面整体偏积极。欧元区消费信贷余额去年12月大幅下降,这是该月欧央行推出长期回购操作(LTRO)的原因。在2012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欧央行主席德拉吉也对此赞赏有加,认为欧盟因此避免了一次大规模的信贷崩溃。而在LTRO推出之初,市场却低估了LTRO的威力。欧元区1月的PMI快速读数为48.7,是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同时,德国IFO景气指数和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均也略高于此前水平和市场预期。虽然希腊因预算控制权让渡问题而与德国争吵不断,但欧债风险短期缓和的局面难以撼动。美国方面,2011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2.8%,虽较第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市场预期。美国财政紧缩对经济的威胁还未表现出来,我们认为这可能需要到2013年才会彻底显现。

 

欧盟对伊朗石油禁运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而伊朗亦威胁将在下周对欧洲原油停供。若真的切断石油贸易,对伊朗和欧盟而言都不会是利好。日本时隔31年再现贸易赤字,这有长期因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偶然因素如自然灾害的影响,其贸易赤字短期还难以持续出现,因此对日本经济和财政安全并不会构成严重损害。整体来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迷茫,IMF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WEO)将2012、201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分别下调0.7和0.6个百分点,至3.3%和3.9%,也是对世界经济前景未卜的反映。

 

国内消息面总体偏空。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说到,养老金暂无入市计划,令不少投资者期望落空。温总理的新年贺词提到,今年经济会有更大挑战,应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在《求是》上的文章虽肯定当前物价调控的成效,但认为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物价稳定的基础并不牢固。这都说明,政府仍然忌惮于通货膨胀的卷土重来。此外,审计署还强调2012年须密切关注财政、金融等6领域的风险隐患。稍显利好的是,周末传来三一重工兼并世界混凝土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说明中国的竞争力还在机械与高端设备制造。

 

从流动性看,上周美元Libor、欧元Euribor/Eonia利率持续下行,Ted利差趋势下降;除希腊和葡萄牙外,美国及欧元区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美联储1月份的FOMC声明显示,将继续维持百分之0-1/4的“零利率”政策,并且在其预测的失业率与通胀前景下,该政策预期将持续到2014年下半年。在经济增长不达预期的前提下,美联储的态度给市场注入了不小的流动性预期。反观国内,春节前一周飙升的短期利率虽有回落,但随着央行逆回购将于2月初陆续到期,资金市场恐有重回紧张的可能。

 

展望大宗商品市场,受欧美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全球资金风险偏好上升的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脱离基本面,短期存在回调压力。实际上,如果流动性的宽裕最终不能导致实体经济回升,则流动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支撑作用并不会长久。

 

就债券市场而言,因欧美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趋向宽松,欧美国债收益率在上周普遍下浮之后,反转上行的空间也不大,本周可能将保持窄幅波动,但希腊和葡萄牙的国债市场仍有恶化的可能。国内,因资金面只是有限缓和,债券市场节后应只出现结构性机会,短期利率债收益率下行空间较大,中级信用债或可转债也将有向好表现。但是,这些市场机会的持续仍要以央行存准率的再次下调为基础。

 

至于股票市场,我们认为早周期配置本质上就是一种防御行为,因为这些板块已早于下游消费调整。周期救赎决定了反弹的空间和时间有限,如果过早地向中游延伸,则强周期股可能存在基本面不可兑现的风险。而且,在美联储和欧央行推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中国央行却极其谨慎,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浮已对国内构成通胀压力,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和时间需要审慎考量。

 

节前以有色和煤炭为代表的中心板块强势突围,但是缺乏基本面支持,继续上涨有孤军深入之嫌。当前市场需要警惕库存回补、政策放松不能兑现的双重风险。有色金属在节前的疯涨,实有色诱之嫌。“色即是空”,投资者不得不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