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covid-19美国抢购新冠病毒抢购卫生纸抢大米 |
各种报道,美国大抢购,卫生纸都被抢空了。英文的主流媒体也有类似报道,不过调子显然就是在抢新闻,没有煽动恐慌,也采访了不参与抢购、掉头折返的顾客,还顺便建议一下哪家店还有货源。大抢购,我是从来不参与的,包括这么多年来,感恩节后的“黑周五”我一次都没有出门参与过,那样的事情我提不起快感来。那么这一次面对突发的天灾人祸,我的实际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开始有美国抢购的传闻之后,大家基本上是当笑话在听的,主流媒体的报道里包括被采访的参与抢购者往往自己都笑趴下,网上也出现了好多关于卫生纸作为硬通货的搞笑视频。初期的抢购好像集中在以大宗购物模式经营的Costco,因为我不去那里购物,所以也没有亲眼看到。另外很多说法就是那里的顾客以某一种族裔最为集中,是他们在抢,我也相信。不过这一切似乎对我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我身边的生活照旧。
微信上来自国内的问候越来越多。上周末因为国内同学问起,所以在超市就随手抓拍了几张照片,基本上是一切如常,就成写了一篇小记录,已经8个月没写过博文了。
周一(3月9号)去买大米。我去买米,实在是家里不巧,刚好没有米了,非买不可。看到了华人超市里,大米充足,可是明显有补货不及时的情况了。毕竟在平日,货架永远是码得满满的,还经常有试吃、促销的活动。
另外捎带了2包2kg的挂面,这样广积粮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其他买的海苔花生什么的,就纯粹是每去一趟超市,都要顺手为人家做一点贡献的正常状况了。
周二(3月10号)很少使用微信沟通的老妈发来信息,让我存点卫生纸。我的大脑完全没法处理这条消息,不知道是什么逻辑,因此立即作答美国家庭里存量很大、不信美国会脱销。
估计从美国的成长史来看,从早期移民面在新英格兰对满地长石头的困境,到后来牛仔们到处圈野牛的努力,一直都是从一无所有而来的,大概生活里习惯了多储备一点食品和用品的模式。一般政府宣传的应急预案里,也都建议大家储备一些罐头之类存放时间较长的物品。而商家搞打折促销,也经常告诉大家这是存货的好机会,多买多“省”。美国居住的房子又大,因此人们习惯一买买很多。我看过一个家庭理财的分析,这个一买很多,会坏会忘会过期,是美国普通家庭日常生活浪费钱的第一因素。
(我知道家里有足够的储备,儿子刚刚学会了自己做方便面,因此有整箱买的,清洁消毒物品也刚买不久,因此没有往心里去,查都不用查。
为了这篇文章才去拍照的。)

(老式的住房都设计有专门储放土豆洋葱的地方。)
直奔鸡蛋,拿了6盒(1盒=18个,1打半)。横切的牛腿肉,特价$1.89/磅,拿了两包大约10磅,一部分可以冻起来。冷冻的成品炸鱼条,特价,孩子自己可以用小电器处理。在鸡胸肉前面犹豫了一下,$1.69/磅,我手上有另外一家超市的广告,周日优惠,$1.19,所以还是决定等一等。蔬菜是最没有办法储存的,包菜胡萝卜特价,也放得住,拿了一点。加上家里有其他比较放得住的大白菜、番茄等,都是正常特价买的,对付2周应该没有问题了。
(看吧,特价还在搞,我买的也大多是特价品,基本上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在走。)

(几次买下来,东西还是比平时多了,冰箱放不下,挪一部分到后备冰箱里。哈,里面还有一只十来磅封好的猪P股,特价时囤来的。)
超市里开始有了一点小抢的痕迹,我看了一下,小袋装的米没有了,有工作人员在货架的最高处往下拿方便面,特价的白糖下去一大块,还有就是每个人的购物车里似乎都有卫生纸、洗手液之类的。这是一个墨裔聚集的超市,文化差异还是蛮明显的:鸡蛋没有人抢,可是豆子卖空了。想想也对,他们几乎没样食物里都配豆子,豆子又特别能搁得住,自然卖得快了。
买单排队,排了至少半个小时。不过大家的心情还算是放松,老有人来问队尾在哪里,发现在老远之后也都是哈哈大笑。在排队的时候看到手机新闻,总统宣布了全国进入紧急状况。新闻发布会是事先排好的时间,紧急状况的内容也是事先透露了的,没有什么波澜。
周五晚上的电视新闻,主要集中在疫情、股市大涨2千点和超市抢购这几件事情上。我知道家里不缺水不缺粮的,倒是起身检查了一件东西:卫生纸。哈哈。我知道外面可能断货了,当然更要紧的是家里大约1年没有买过了,跟儿子念叨了几次了,碰到大促销要专门去买卫生纸。人人哪哪儿的都在说这个卫生纸,又知道家里有点紧,终于,在周五的晚上坐不住了,检查一下。别的不说,看到至少还有一包18卷装的,行啦。电视里采访那些整车抢购卫生纸的人,他们自己都知道一年也用不完,都笑得恨不得趴到地上去。家家囤满了,等风声过去后,厂家商家就得哭着促销了。
同学群里有不同的贴图,说美国缺货或是不缺货的,于是我在周六晚上说了,次日去超市钆轧苗头。当然啦,我除了好奇,还有就是原计划里的,$1.19的鸡胸肉,还有$1三磅的香蕉。
结果今早回来在群里报告,没有完成任务:
保安在门口限制进入市场的人数,我也不知道一次可以进几个人,剩下的大家就在外面排队。我回家路上顺路看到另外一家超市,情况类似。我因为不坐班,多年习惯不在人多要排队的周末去买东西,更不会在这个时候排队等了,于是连任务带鸡胸肉一起放弃了。
美国这个靠系统来运作的国家,像限制人数有序排队这样的做法是很自然的。只要过了初期的恐慌,恢复了有序,像这样排队进超市,我倒是很想看一下怎么被买空。隔壁市的华裔市长也在发声,他今早在他们市的沃尔玛,经理告诉他公司加大了物流,下午卫生纸就会到一大批货。
最后剩下一个问题,囤积卫生纸,对抗疫有作用吗?看了一则分析,人们为什么要抢购。信息不明造成了不确定,带来了一定的恐慌,这是根本,这也是此次事件美国“人祸”的所在。然后呢,社会性的人都有从众心理,会跟着抢。最后最关键的是,多买这样的行为,给自己一种“控制感”,在信息混乱的情况下,这种控制感有平抑焦虑的作用。而卫生纸呢,又大个儿、又便宜、又放得住,自然就成了最被抢的商品了。
看看,卫生纸还是有抗疫功能的嘛。这抢口罩捂嘴的、抢卫生纸捂pp的,都是各庄地道的高招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