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天文系,是南大“顶天立地”的招牌。
30年前,我们全年级14个人竟然只有8人跌跌爬爬地按时毕业,而且一个考上研究生的都没有。入学时,我们不但不再是全国理科平均分的第一名、而且连学校的第一都不是,似乎已经注定了这是先天不足、最糟糕的一届。

30年后,再聚首。一碰数据,我们这个班最终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是天文系历届中比例最高的,而且成了台长的摇篮。天文口里修成正果的5人个个都是博士,而且多半干过博士后。如果再加上我这个打酱油的文科博士和一名香港的MBA,回看当年,有没有应届的研究生那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事儿了。

从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宣传片开始,一个叫“中国天眼”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在电视上震撼出镜。这个500米的球面望远镜是一项世界之最,不但在个头上远远超过了过去多年的世界第一、美国305米的、007电影里出现过的“GoldenEye”,而且具有多项世界级的科学创新,下面领先世界个几十年不会是问题了。“天眼”已经悄悄取代了黄果树瀑布,成了贵州的新标志。
我们毕业30年的聚会地点,选在了500米望远镜的所在地,项目里面一个最关键科技环节的总工程师、还有项目所属的国家天文台的副台长,都出自我们这个先天不足的年级,对我们这帮天文人或是曾经学过天文的人,也是一种庆贺与告慰。
30年间,发生了什么?孩子的教育眼光应该放到多远?情真真,语切切,欢迎参加明天中午的网上沙龙,听王青博士细细说来。
时间:2017年5月5日周五13:00-14:00(北京时间)
形式:网络图文分享+答疑讨论
地点:王青博士工作室QQ交流群:457855073
(入群请注明“讲座”)
微信用户请加微信WangQing-Dr并注明“讲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