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2015-11-11 08:35:17)
标签:

双十一

双十一好吗

黑周五

黑色星期五

分类: 我所看到的美国

双十一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中国最大的购物节了。它的诞生,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也是脱胎于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节的结果。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美国的黑周五购物节,指的是感恩节的第二天。感恩节是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所以它的第二天必定是一个星期五。感恩节是美国最大的节日,代表丰收和团圆,时间和主题接近中国的中秋节。既然是代表团圆,这个节应该怎么过呢?当然是大家从全国各地赶回家,阖家吃一个团圆饭。这个连周末4天的美国最大的公共假期,也是美国机场流量最大的时候。因为是收获季节的感恩,这一餐饭还是美国最丰盛、最有特色的大餐,就是火鸡大餐。当年的早期移民们,要不是有满地乱跑随手就能薅上一只的火鸡吃,怕是难以生存下来的。由于美国不再有春节这样的大节,所以感恩节的团员气氛特别浓,有点中国过年的味道。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美国经济是靠消费拉动的,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美国最大的节日,还得看消费。无疑,感恩节一直也是美国消费最强的节日。从感恩节开始,跨圣诞一直到新年元旦,这一个月被称作假日消费季,有些零售商这一个月的营业额,能够顶得上半年的总数!不过呢,感恩节后的周五,以前却并不是单日销售最强劲的一天,往往排在第5到第10名。圣诞节前的星期六才是最大的日子。

 

我二十多年刚到美国的时候,感恩节的过法还是非常传统的,家家闭门烤火鸡,所有店铺关门。谁家要是临时缺点牛奶面包什么的,都没地方买,很像中国传统的春节情景。大约在美国的1950年代,东海岸有些小城市,要求店员在感恩节后的第二天、即星期五上班开店,员工们把这样的痛苦日子称作了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在英语里最初的表达,是指逢13号的星期五,在西方文化里,这样的日子不吉利,如果再碰上个黑猫、满月什么的,传说中的人狼吸血鬼就都要出现了。阖家团圆吃火鸡的日子去上班,不是太黑色了一点吗?

 

世纪之初,美国经济不景气,商家就得想办法搞促销,疯狂打折就出现了,甚至能把像平板电视这样价值1-2千美金的东西,卖50!当然啦,不可能全场都卖50,一般就一台。于是出现了人们早早排队,就想着抢这一台绝对超值的促销品的局面。这个早早排队,慢慢竟然发展成了连夜甚至提前搭帐篷排队的局面。到了2003年,黑周五的单日销售,开始成了全年的最高。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最严重的时候,有人搭帐篷要提前3天以上!)

 

随着2007年金融海啸的来临以及之后几年美国经济的极度低迷,黑周五现象愈演愈烈。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节约个几十几百美金很有吸引力,对于商家来说,打折、付高额加班费,不赚钱销售就赚个吆喝都很重要,比萧条倒闭强多了。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如此蜂拥进门的局面,全美国一共造成了9例死亡和98例伤害。图个啥呢?)

 

于是黑周五开门越来越早,从早上正常的营业时间,到了凌晨5-6点,进而到了0点!在2010年,玩具反斗城率先出馊着,在星期四感恩节的当晚10点就开门,然后像沃尔玛这样的巨无霸跟进加入,并把时间提前到晚8点。于是,这个传统的团圆火鸡大餐,就从吃完饭就跑商场变成了吃着时候惦记着、吃完扔下盘子就跑了。按照这个逻辑推演一下,不难想象,就会有店把开门时间提前到了下午四点,这哪还有火鸡大餐了嘛

 

仔细分析一下,周四晚上出去购物,会是一个什么情景呢?搭帐篷排队的不说了,就是吃完饭出去的,离购物中心几英里就开始堵车,然后停车位困难。好不容易进了商场吧,一看,特别低价的都卖光了。这么来一趟,不买也不甘心呀,于是买好多自己其实不需要的东西。近年来人们还有一个新的抱怨,就是黑周五的便宜货质量有问题。老美不知道呀,有个号称世界加工厂的大国,有一个谁都不能比的本事,就是只要你下订单,不管多低的价,都能做出来,什么品牌呀质量呀从来不去考虑的。

黑周五遭厌恶,双十一该醒悟
                                             (抢吧!谁还问质量呀。)

 

打破美国家庭观念和团圆传统,诱惑消费者不理智消费,还提供质量不怎么样的商品,这样的做法,人们一醒过来,就要表示厌恶的。首先就是这个让员工下午就要去上班的做法,怨声载道,有不少人起诉店家的。然后破坏千家万户团圆饭的做法,也倍受批评。黑周五的销售,在2012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走了下坡路。2014年,感恩节周末的消费总额,比前一年下降11%,参与人数下降5%

 

现在,要求大型连锁店星期四不开门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甚至搞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列出谁开门,谁不开门,呼吁民众支持那些尊重人权和传统、不开门的店。今年又有6家店宣布,加入不开门的行列,这样使得不开门的店达到24家,超过了开门的20家。要知道,这些都是华尔街的重磅企业、包括入选道琼斯指数的公司。沃尔玛和玩具反斗城还在开门的行列,不过很显然,如果人们的呼声进一步强烈,就会出现抵制周四开门的店的做法,出于对利润的考虑,那些店也会选择不开门的。人们现在还形成了一个“小商业星期六”的新传统,就是在黑周五之后的周六,到社区街边小店消费,支持他们的生意。这一天,连洛杉矶市长都会在街边买热狗助兴呢。

 

反观一下我们中国的双十一呢,看看宣传词吧,什么“尖叫抢”、“放肆购”、“错过悔一年”,完全都是在怂恿消费者不理智消费的。永远就没有错卖的商家,花钱买东西,怎么地也不需要抢在某一天呀。抢购,还抢得兴高采烈、抢得得意洋洋。哈哈,钱放在自己口袋里,并不咬手呀。理智消费,从来不会吃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