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促使美国宣战

(2015-02-12 08:08:08)
标签:

美国人质

美国女人质被害

美国的反恐战争

美国宣战

分类: 我所看到的美国

奥巴马总统正式向国会提交了向伊斯兰国宣战的计划,国会预计会在明天开始讨论,通过正式向ISIS宣战的法案。按照总统的方案,新的战争法案将取代2002年的伊拉克战争法案,但是将维持2001年剿灭基地组织的战争法案。法案将维持3年,然后自动“日落”,由下一任总统再去决定那时的政策。法案没有地域限制,哪里有ISIS就可以在哪里执行。最重要的是关于地面部队参战的情况,总统是希望最大程度地限制地面作战,但是在加派诸如顾问教员之类的地面武装人员的同时,也赋予地面武装许多可以参战的例外,其中已经在伊拉克的近3千军队,就属于不受制约可以投入战斗的范围。

一心想以一名结束战争的总统形象被记入史册的奥巴马总统,费尽千辛万苦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顶着各方压力,不去卷入中东和其他地区的军事冲突,这次为什么正式向国会提出了战争要求呢?本周日,被ISIS抓走的美国26岁女人质Kayla Mueller被美国官方确认遇害,她的家人公布了一封一直都不敢公布的、去年春天收到的来自女儿亲笔信。这是一封深深打动了全美国的信。

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促使美国宣战
                                                                                                                                                                     (网图)
 

信只有一页,单行的信纸,可是每一行的格子里写进了两行字,上下左右的空白处都被整齐地写满了。这说明,Kayla在开始书写的一刻,就知道这一页纸有多么宝贵,就知道这一页的空间无论如何表达不完自己想说的话。即便如此,Kayla竟然还保持了极度的乐观,表示她受到的最大折磨,就是“想到自己给父母带来的折磨”。她还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内心还有很强大的战斗力,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

这名北亚利桑那大学2009年的毕业生,在家时作为志愿者白天照顾艾滋病患者、晚上又在一家妇女避难所做义务服务。2011年,她到了印度,照顾来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难民。2013年,她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叙利亚边境,在医院做人道主义的志愿工作。20138月在她25岁生日的前几天,被ISIS抓走。为什么要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说得最好,他们引用了另外一封写自牢房的信中的几句话做了解释:“我在伯明翰,因为这里存在不公平。我有使命在我自己家中以外的地方传播自由的福音。(I am in Birmingham because injustice is here.  I'm compelled to carry the gospel of freedom beyond my own home.)”这是美国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著名的“伯明翰狱中信”里的名言。

看到一名20出头的年轻人如此无私的生活轨迹,就不难理解她的母亲在记者发布会上对孩子的评价:短短的人生,完成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信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提到一想到要给父母写信,就禁不住泪如雨下,比如表示是靠着回忆小时候家里的野营旅行来度过被囚禁的黑暗,不但她的母亲会泣不成声,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会为之动容的。

这都什么年代了,一名做人道主义志愿者的年轻人,还要留下这样的绝笔!ISIS烧死了约旦的飞行员,小小的约旦王国倾全力出动军事力量投入作战。那么,作为美国三军总司令的奥巴马总统,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一心想结束战争、在外交方面一路示弱的奥巴马,没有退路了。他在电视采访上也再次明确表示,在去年8月,他就曾动用过武力,亲自下令派遣海豹突击队去营救过人质,可是晚到了1-2天,人质被转移了。当时主要的营救目标是ISIS威胁要杀害的一名美国记者,以及其他被关押在一起、包括Kayla在内的其他人质。这封信,就被判断为是在那个关押地点写的。

战争不是办法,交赎金更不是。更何况,现在面对的对手,已经是半点人道都不讲了,只能是动用所有可能的力量跟他们斗争。奥巴马总统向国会申请宣战、预计国会也会顺利通过,就是要表明美国一个明确的官方立场,跟恐怖主义作战到底。正如CBS新闻所写到的:ISIS杀害新闻工作者,是想灭绝人间的真相,杀害人道主义工作者,是想灭绝人间的同情,但是,最终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的。

 

一封催人泪下的信促使美国宣战

王青博士语言文化工作室:

美国注册非营利组织

英语•留学•游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