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美国经济资助剖析

(2014-10-23 09:14:43)
标签:

美国留学

美国留学奖学金

美国留学经济资助

美国教育贷款

美国勤工俭学

分类: 美国教育--出国篇

所有留学的问题里,我最怕听到的就是“全额奖学金怎么申请”。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最准确的回答是“痴人说梦”,虽说在实际操作中我不能这样作答。既然美国有自由女神高擎火炬指引和欢迎所有想来寻梦的人,这个梦想就必然会依据一条绝对的底线,就是想来的人绝对不要去梦想天上掉馅饼。唯有大家机会均等,这片寻梦的土地才能对大家有吸引力。如果都惦记着手心向上等现成的,就会破坏了别人的机会,在这块土地上就万万行不通了。如果真有到美国留学的规划,就应该先放弃这个“全额奖学金”的“痴梦”。

留学美国经济资助剖析

为了能够维持或是更好地完成学业而提供给学生的钱,美国相应的表达叫做“经济资助”(financial aid),最大的关键是跟“奖”没有关系,更跟靠考试成绩排名的“奖”没有关系。美国的本科阶段,经济资助是申请大学的一个重要考虑环节。经济资助有三大构成:学生贷款、勤工俭学(work study)和奖学金(fellowshipstipend,或其他类似名目)。即便是“奖学金”这一项,也不过是借了不还的钱而已,未必是“奖”的。其中只有比例很少的一部分,是以学生的优点、长处、功劳为依据的,这时一定要加上一个定语“merit based”,用于区别那些根据经济需求安排的资助。而且,那些优点怎么评估,也比较复杂,自然也不是按照考试成绩来排名的。

这几项经济资助里,贷款是最大头的,勤工俭学是贷款的辅助,二者都是属于按需考虑的资助(need based financial aid)。我刚刚收到UCLA校友会一个邮件,很自豪地宣布,加州大学系统有接近一半的毕业生身上没有贷款。注意啦,就是说至少有一半是要借贷款的。这样的教育贷款,好一点的,免息,当然金额很少,大多数的贷款学生在校期间政府支付利息,只有钱实在不够用的人才会去借马上要计算利息的贷款。所有贷款都是毕业以后半年才开始还贷,如果又变成全职学生了,还可以再次暂停不还。如果毕业后参加一些政府鼓励的项目,特别是当兵,政府更是可能替你还清贷款。我的一个同学,拿到硕士以后,就去当了兵,当时有做军官的选择,但是他考虑到政府能够替他还清2万多美金的贷款,就选择做了大头兵。所以说学生贷款,真是天底下条件最好的贷款了,大家都是削尖脑袋去拿的。如果家庭收入条件比较好,或是有存款(像华人家庭),往往还不够申请资格了。

勤工俭学(work study)是一个特指的名词,也是按经济需求评定的资助。就是学校定下一年给你多少钱的勤工俭学额度,然后你自己在校内找相应的工作,从食堂到给教授整理图书、或是在各个部门做个接待员、实验室助理什么的,甚至于是做家教辅导其他学生,各项工作的时薪还不一样。根据学校经费来源的不同,许多工作指定要有勤工俭学额度才能来做,一年额度用完了,也就得让别人了。这样的工作在校内,待遇不错,而且围绕着课程时间来安排工作,是一个本科生能够得到的最好收入来源了。

但是,贷款和勤工俭学都只提供给本国学生,中国留学生是没法享受的,因此跟我们的关系不大。剩下那些不需要还的“奖学金”呢?少到凤毛麟角。最常见的是减免学费的津贴(stipend)。我们加大就很自豪地宣布,全系统享受减免学费的学生就占了一半。可是同样,外国学生一般要交更高的国际学生学费,想减免学费,也是基本不可能的。Fellowship呢,本身很少,学校的策略还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刀刃上,要用它去“抢”学校需要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呢,比如体育明星,再比如我们华人老在谈论的美国教育里的一项限制华人的“歧视”法案,规定学生比例应该跟美国(或当地)人口比例一致,大学里亚裔多,华人就相对受了“限制”,而非裔和西裔奇缺,如果出了一个好学生,各个大学是要跪求的,要啥样的奖学金都能谈。不说中国留学生了,就是本地华裔学生,都很难去竞争那些奖学金的。考虑到抢学生这个操作因素的存在,一个学生如果太优秀了,学校反而是不会考虑给他/她奖学金的,因为给钱也留不住,会被更好的学校抢走的。因此,fellowship这样的“奖学金”,也不是在奖励优秀,而更像一种婚姻的配对,怎么能够配上,更多的是缘分,不能太奢求,也谈不上谁比谁更优秀。

看当年林书豪,他的梦想大学之一、家门口的斯坦福就给奖学金,另一所梦想大学、获得全美大学男篮冠军最多的UCLA只给了试训的机会,连球队主力位置都没有保障。权衡之后,他去了哈佛,而常春藤学校是不发放体育奖学金的。凭他那么好的条件,都拿不到“奖学金”(fellowship),由此可见一个中国留学生本科要想拿到奖学金,会有多不现实了。

到了研究生阶段,情况有了质变。不是按分数“奖”的机会出现了,而是出现了助教金(TA-ship)和助研金(RA-ship)。虽然其他的经济资助类别跟本科一样,但美国的传统,这时学生经济上已经是完全不靠父母了,所以学校都会尽量安排助教助研的工作机会的。对于理工科来说,助教助研金基本可以管到所有的学生。我在前一篇文章里讲到,我们加州大学系统,教授的科研经费要有70%用于雇人,也就是在系里公开助研金的名额,大家都能申请,教授也需要人替自己做事,特别是实验室里的活。而当助教教书的差事,一半就要强迫资历最浅的晚辈研究生去做了。对于文科生来说可就苦了,系里基本上没有科研经费,像我前文提到的教授,才弄来3千美金经费,不过那也管了我一个暑假的收入。没有科研经费,就全靠助教金活着,大家就得轮或是摊,每个人分一点课上。有时我们听到理科的朋友抱怨,说搞不到助研的位置,只好被迫去做助教,大家简直就是欲哭无泪呀。

在大多数学校,助教助研金(带了-ship的)都是一年期的,同时具有减免学费等福利,这基本上就是中国学生口里的“全奖”了。“奖”什么呀,不过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学费和生活费而已。不过有了这样的“全奖”,留学生活倒是衣食无忧了,学费和生活费什么都全了。当年我们加大系统有个馊规定,助教助研只能部分减免学费,这样挣的一点钱都去交学费了,生活还是没有着落。于是当年的伯克利和UCLA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研究生罢教抗议,我们这样的科研型大学,教学全靠研究生,一罢教,数万名本科生就没法上课了,也不用考试,结果是一片地欢欣鼓舞,一边看着学长们闹事,一边规划着不需要考试提前放假以后到哪里去玩。哈哈!

现在来美留学的新趋势是小留学生出来上高中最为流行。因为高中还是属于美国法定的义务教育,都免费。外国学生来了,只能进收费的私立学校,学校本身就是靠那高额的学费做经济来源,再要想学校再给经济资助,概率太小了,有的那一点,也都是做幌子搞噱头的目的,太难申请了。对于高中生,就没有必要去惦记了资助了,而且孩子还未成年,高中里也不会安排什么工作机会,学生签证又不能去打工,只能是自己家里好好做经济规划了。按照现在国内流行的逻辑,卖掉一套房子,孩子高中四年,学费加寄宿费,就够了,房子等于是给孩子做的教育投资,挺好。

中国的学生和父母,一定要放弃一个概念,就是大家比拼考试成绩,然后就可以依名次发放“奖”学金了。这个概念在中国,倒是可以对应一句经典名言,“学而优则仕”,在美国是绝对不存在的。要想在美国完成学业,必须实实在在,要么靠自己的双手,做助研换取收入,要么靠自己的嘴,做助教换取收入,或者“啃”国内的爸妈。水中月梦中花的想法是要误事的。

 

王青博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专业硕士,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针对中国孩子英语学习的专著《别说你懂英语启蒙》即将面世。

 

王青博士语言文化工作室:美国注册非盈利组织,致力于推进中美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把英语和留学放到人生规划的大画面中看待,协助中国学子在人生的健康前进中高效学习英语、成功出国留学。学英语,看世界,向天再借一辈子!

 

工作室微信公众号Dr-WangQing (王青博士工作室) 工作室工作联系QQ2075019471

留学美国经济资助剖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