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理解美国大学排名?

标签:
美国大学排名ucla常春藤学校留学美国留学美国怎择校教育 |
分类: 美国教育--大学篇 |
UCLA 先后共有12位教授和毕业生们获得过诺贝尔奖。2006年,UCLA数学系31岁的澳籍华裔教授陶哲轩(Terence Tao)获得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2009年,毕业于UCLA的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了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女性。2010年,毕业于UCLA的校友Richard Heck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UCLA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教授朱迪亚·珀尔获得了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图灵奖,以表彰他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的基础性贡献。UCLA的教授中,有105位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86位美国科学促进学会会员,40位美国科学院院士,20位美国工程院院士,34位美国医学研究院院士,16位美国哲学院院士。此外,UCLA在历史上共有10位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金奖得主(与哈佛数量相同)。
2006年UCLA在《华盛顿月刊》(Washington Monthly)的全美大学排名中排名第一,2008年排名第二。2006年在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的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12,2012年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排名第12。2012年在《泰晤士报》(Time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排名第9. 1995 年,在全美每十年评选一次的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学术水平评估中,UCLA有30多个学科名列全国前20名,在全美大学中排名第三。2010年9月28日,根据最新的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学术水平评估结果显示,UCLA已经有40个学科名列全美前10名,继续在全美大学中排名第三(伯克利 48, 哈佛46)。在2012年《usnews》全美综合大学排名中,UCLA与弗吉尼亚大学并列,在全美公立大学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LA本科阶段每年接收到申请数量居全美大学之首,是全美高中生最梦昧以求的顶尖牛校之一。
在美国东西海岸文化的差异中,西海岸这种阳光的、创新的氛围,恰恰是对留学生、对新移民十分友善的一种环境,这里人种混合、文化多元,又和中国同样感受着太平洋的气息,对中国人来说似乎有一种牵引力,美国最大的华人人口区就在洛杉矶。历史吗,数百年历史的学校是很了不起,可是一个刚刚踏上这块土地的外国学生(特别是背负着五千年历史包袱的中国留学生),似乎是在一个没有历史包袱拘束的环境里生存得会更容易一些。要知道,UCLA最打动我的就是它在75周年校庆时的一个电视宣传片里的一段话:“是谁发明了互联网?是谁领导着人类征服艾滋病的研究?是谁拥有全美大学生最多的体育比赛冠军?我们只有75年的历史,试想一下,再给我们75年会怎么样!”这是一种积极向前、催人奋进的精神。(参加《中国人的历史感》《一所美国名校的辉煌奥运史》)。
学校自身的特色、他们的历史地理背景,教学和科研的特点和方向,学校大小、公立私立的区别这些是美国学生选择大学的主要因素。到了研究生阶段,专业的排名(不是学校的排名)可能会成为第一考虑因素(上面百度说描述的UCLA专业排名的强势在这时才充分体现出来)。美国的大学不是靠考试分数顺着录取的,是靠个人选择和申请的,每个人的好恶不同,选择就会不同。其实这篇文章读到这里,是去大学校还是小学校,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东海岸还是西海岸等读者心中就会产生个大概的概念了。学校的排名、而且有不同版本的排名,会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起作用,就是判断自己的实力应该申请哪个档次的学校、在申请时如何搭配高中低三档学校、多所学校录取时决定去哪一所时排名可以提供一个量化的考量依据。
现在的中国,学生和父母基本上都把美国大学的排名神话了,选择学校都是先从排名入手,根本不管学校的内涵和自己个人的特点。这就很像中国的教育就只从考试入手一样,似乎分数和名次以外的东西已经从中国的教育里消失了。这样只有考试、只有排名的思维模式是人类文明的退化呀!
(注:本文作者获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学位、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曾在校兼任学生学术顾问(Counselor),指导学生选择专业、申请研究生和指导两年制学院学生转入本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