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男人的烦恼

(2012-08-08 01:19:27)
标签:

叶兆言

南京男人的烦恼

南京话

南京男人

南京女人

帝王之气

美债

杂谈

分类: 旅游篇--神州行

    我倒没有什么烦恼,做个全职爸爸,陪儿子上学,再试着把老大不小的自己培养成一个职业写手。不过,作为南京男人,我还是挺替南京男人们烦恼的。

早年海归在深圳,一个从加拿大海归的儿时邻居给我推荐了叶圣陶的孙子叶兆言的一部作品,我记得是叫“南京男人的烦恼”,写得很精彩,当时一口气读完,很替南京男人们烦恼。

日子隔得久了,自己的电脑和邮件记录里怎么也找不出这篇东西了,上网搜一下,似乎人家不叫这个名字,好像是叫“南京男人”,这个烦恼二字似乎不是当时推荐者告诉我的就是由我自己心生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沾了南京就挺替他们烦恼的。

叶兆言生在南京长在南京,所以那篇“南京男人”写得很有底蕴,历史地理人文面面都有独到地理解,特别对我的胃口。他出身南京大学中文系,我去时晚了几年没有见到。其实就是早几年,年龄上隔了代,人家也未必会理我。网上查到他又出了“南京女人”、还有江苏其他地方人,好像还有一个合集干脆就叫“江苏人”,还被江苏省委(或是南京市委)宣传部定为了什么什么,反正带上了官家印记。写这么多,一定不如当初比着自己写的“南京男人”那么发自肺腑了,我也就没有了细看的欲望。到底该叫《南京男人》还是《南京男人的烦恼》呢,我没有再去深究,不过我继续讲述我看到的烦恼。

南京男人的烦恼,从集体上说,叫做有帝王之相而无帝王之气。南京是一个多朝古都,可是竟然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坚持很久的。那些国家板荡之时的短命朝代或是造反起家的非正统朝代就不说了,明太祖朱元璋打下的基业要迁都北京,推翻了帝制建立的民国要偏安宝岛,真是绝了。

从南京东郊的紫金山上往下看,有一段护城河是一个小湖,叫燕尾湖,象一个燕子的尾巴。燕子头却被压在了南京城下,这是明朝迁都的一个重要考量,风水不好。这个龙盘虎踞之地竟然有这样一处风水的死穴,实在难有帝王之霸气。历朝历代,从东吴到民国,都被来自北方的霸气所击败。命也,气也!南京就怎么也成不了中国的带头大哥。

南京男人的烦恼,从个体上说叫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作为全国最富裕的两江总督衙门所在地,衙门治下出了明清两代一半以上的进士和状元,真是文人遍地。南京话在北方方言里一贯被看做慢条斯理,文气有余而胆略不足。南京男人在外闯荡,少有惊天动地之举。我的一位挚友早年在深圳做建筑工程,一度钢材极度紧俏,同行们都在把钢材的尺寸往小里用,多余的材料倒手出去就是大钱。而这位南京男人的嘴里,却是什么工字钢的力学原理、建筑设计的安全系数等等,那能发得到那样的家呀。我看呐,我自己也跟他差不多。

中国的经济大潮迅猛发展,缺少霸气文人遍地的南京就出了问题,在长三角十四个城市里GDP排到了第十二位,远远不是浙江的对手。我自己从事的纺织类轻工品的出口业务,也完全出于浙江,南京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机会。可是南京男人们似乎对这种由文气做背景的不作为颇为满意,操着八旗遗少提着笼子遛鸟的生活态度,又拿不出北京城的那一份帝王之气,只好在百年千年的文化遗风中越钻越深。于是南京人就沉浸在自己无数多的高校之中,沉浸在这个重点中学那个著名小学之中,以为这样蒙起眼睛来努力学习就可以解决一切,却不知整个世界一日千里渐行渐远。我当初海归选择生活的城市时,虽然我大量的社会关系和年迈的双亲还都在南京,可是对它的选择就一直是万不得已的后备。那种高谈阔论沾沾自喜的生活我过着别扭。

用一个小小故事来给南京男人的烦恼收尾。去年有一段时间国内美债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人人都在讨论。我在从南京去浙江的火车上,旁边一个南京小伙子,估计是在金融证券行业工作的,在给周边的人大谈美债。小伙子说得很专业,相当有行业功底,最后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大家:美国,欠包括你们在座的各位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五千块钱。听众们顿时一篇唏嘘,心里升起了无比的自豪感(或许还有爱国激情)。典型的南京烦恼,总是不把自己放进现实生活里而去空谈世界。我一般从不参与这样的闲谈,那天很客气地问了小伙子一个问题:兄弟,说得真好!您看这样怎么样,咱俩也不熟,要不您先借给我五千块钱,我花着,这不又多一个人欠您五千块钱了?听众们这才梦醒回落到现实里来。

当晚到了浙江,饭桌上这美债的问题自然有要浮出水面。在座的都是没有多少学校教育背景的民间企业家,问出的问题主要是,美国欠了那么多钱,不会没钱付我们的货款吧?这问题的水平和层次可比火车上的南京小伙子低太多了,可这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思考,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考量,这才能成就今天足迹遍天下的浙商一族。由此联想到前不久一名浙江大学教师的毕业致辞里的名句,正是南京男人们所需要学习的。那就是只做不说的“小三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