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在美国择校美国好学区美国学区房在美怎上好学校美国教育 |
分类: 美国教育--小学篇 |
既然不是国际学生,绝大多数就是以各种移民签证进入美国的孩子和少数访问学者的随行家属了。要回答择校的问题,最让我头痛的因素是这些孩子的家庭为什么要到美国来。我看到周围很多人在这一点上完全是盲目的,就是认为美国的月亮更圆一些。更可怕的一层,还有不少人是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来的,就是认为大人可以将就、可以凑合,拼命打工挣钱,让孩子在美国享受幸福的学校和生活。
我说的这个头痛因素似乎和学校的选择离得很远,可是如果是找一个普通的老美来谈选择学校这个事,追求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定是最先出现的考虑因素。是否愿意为了一个好的学区放弃自己熟悉和舒适的生活地点,是否为了买一套自己心仪的房子而选择学区不太好而房价较低的地点,甚至是否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就在好学区里租房居住?这些才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更为头痛的事情。如果一味追求好的学校、甚至最好的学校,放弃或忽略父母自身的生活目标,把全部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让小小年纪的孩子背负着父母自己无法去实现的“隐形”的人生期望往前走,孩子得要承受什么样的压力呀,多好的学校恐怕也难帮上忙了。
美国的公立学校归属学区管理,州政府下拨的经费都是到学区这个层次,再由学区向下属各个学校分配。因为出现了对学校进行行政管理的事情,很多国内来的人喜欢把学区叫做“教育局”,这算是最接近的一种理解了。
学区有严格的地理划分,因为公立学校是绝对的就近入学,如果一所学校过于挨近城市的边缘,它的辐射区域可能会到隔壁的城市去,这样学区划出的地图会和城市地图不完全重叠。这是一个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地址一定要和学区核对,不在学区的范围以内,就不能获得在该学区入学的当然权力。美国只有极个别人口稀少的州学区和郡的划分完全一致。
至于学区和学区下属学校的评分和排名,有一些专业的机构在不停地公布和更新,权威度也很高。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www.greatschools.org,页面设计一目了然,还可以查到关于附近人口、平均收入、平均房价这些外围信息,具体每个学校的评分和点评也都可以很方便地查到。
学区的评分排名查到了,学区的地图弄清楚了,剩下的只要能够满足学区的居住要求就可以在学区内入学了。如果离得最近的学校没有空位了,学区有责任把孩子安排到学区内其他学校,就是说学区内的学位是一定会得到保证的。相反,如果申请跨学区入学,一般是困难重重而且还要在候补名单上等候,要跨进好的学区希望几乎没有。
怎样才能满足居住要求呢,简单说在学区范围内买房或租房就可以了。具体的手续和要求,一定要到学区的办公室去了解,每个学区的具体规定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越好的学区要求越细,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学区,要求从房子产权(比如购房合同、按揭账单、租赁合同)这一组文件里提供一样、从实际使用房屋(水、电、气、有线电视等账单)这一组文件里提供三样。这样的要求还是比较细的,不过一旦租了房子,也就很容易达到了。
美国公立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按房子所收的地税,对于租房子的情况来说,房东用房租去交了地税或部分地税,其子女在学区上学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好学区的房子是贵,不过在美国同一个地区按平方尺算出的房子的单价差不了太多。我们所在的评九分十分的学区比隔壁一个评三分的学区单价大约高不到一倍。只是在美国买房都是按整栋计价的,好学区所在地多为豪宅深院,这样城市人口不多而各家所交的地税不少,学校自然也容易办得好一些。要买这样的豪宅的确价格惊人,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是既然单价不是很离谱,房租也就还能够承受。我们周围的一房一卫大约在一千、一千一美金一个月,差学区的怎么也要六、七百,差别不是大到不可承受。更何况,还可以尽量租得小一点,多少节省一点。我知道一对台湾夫妇,就是租住在一家由车库改造的独立单位里,而且一住十年直到孩子高中毕业。另外,好学区的深宅大院里往往有独立的后屋或客房,有的人家拿出来分租。虽然没有住公寓那么自在,但是价格要便宜一些而且看跟房东怎么约定,孩子多少可以部分地使用房东家的院子,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生活环境。
如果要买房子,决心可就难下多了。在美国好东西有的是,要买豪宅,好上加好豪上加豪的是无底洞,拿多少钱都填不满。对于买房支出要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好学区里很小很差的房子几乎没有,所以起点价格很高,不容易达到。再有就是一个对比,同样的钱可以在一个差学区买到很舒适的房子。这些决心怎么下可是真不容易。当初我们自己就是在一个最好学区里一家的后屋租住了一年多,才买下了隔壁学区里现在的住房。这个过程中,房产经纪对于周围的学区学校非常敏感和熟悉,他们会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我们现在所在学区的高中前一年有十名学生进了伯克利加州大学,这条对我来说具有无比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信息就是当初从一个卖房的经纪那里听到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一个要不要选择华人区的问题。我在这一点上的意见很明确,尽一切可能选。中国人喜欢聚居在大城市,我很难想象一个新移民家庭怎样到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去生存。有人说要离开中国人,孩子的英语才能学得好。我自己的专业学习里说得正相反,周边的中国人、中国文化和汉语,就像给走路有困难的孩子提供了一副拐杖,让他们可以开始起步。如果一下把他们仍进完全陌生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了,他们如果掉进了深渊,要想能够挣扎着起步,困难可就大得太多了。
现在学区的评分标准主要是依据学生的统一考试的平均成绩,华人一多这个成绩就会高,成绩高了学区排名上升周围的房子就要涨价。学校考试压力大、房子贵这两个因素会逐渐地把原来居住在学区里的普通老美挤出去,而填充进来的基本上就是买得起房子的华人了,这样这个区的华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挑选好学区,往往不用看得太远,就在华人区周围一定有。但是,华人集中以后,过于激烈的学习和考试的竞争,以及购买昂贵房产家庭子女在学校攀比炫耀的情况是我个人极其反感的,这也是我当初买房要跨一个学区的首要考虑。如果是老美多一些的地方,这些情况会好得很多。
富裕而平等的美国,公立学校并没有设立什么特殊的准入门槛。确定下自己要生活的区域,查出学区的评分和排名,租下一处房子开通水电,按照学区要求提供能够证明居住情况的文件材料,学区就一定要保证家庭里所有孩子在学区内的学位。万一碰到不满意的情况,还可以再搬家换学区。所以对于学区的选择,远远没有选择生活地点和买房的压力那么大。
(注:本文作者为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硕士、应用语言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