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待自己的学生就是厚待学校的未来

(2013-06-23 13:38:06)

三伏开始,暑热难当。又见到网上有各地的大学生在恳求学校给学生宿舍装空调。甚至有学生恳请校长来宿舍同睡。时至今日,在中国城市,空调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厦门大学约10年前就开始给全厦大学生宿舍装空调,现如今,好些大学也开始给学生宿舍装空调。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障碍阻止了学校给学生宿舍装空调。我最朴素的理解就是,如果厦大可以给学生宿舍装空调,那么全国的高校都可以给学生宿舍装空调;如果校长办公室装了空调,那么学生宿舍都应该装空调。所以,真正的障碍可能还是有没有把学校的未来和自己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宿舍装空调,其实就是在为学校装修未来。每一个在学校享受到爱与关怀的学生,在未来,都会用各种方式把沐浴的爱泉涌般回报给母校。

联想起两年前为我为《南方周末》写的一篇文章,文章是为一则新闻而写,新闻已经过时,令我悲哀的是结论还切时弊。似乎还有贴博客的价值。因为时过境迁,特将文中没有时效的字词做了删改。文中讨论的话题是:拷问一所大学是否有良心,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权贵、富豪、大师,而是看它如何对待学生。

 

(原文标题)厚待自己的学生就是厚待学校的未来

 

邹振东

电梯入户,可视门禁系统,空调,热水器,三房两厅约150平方米,3个卫生间,餐厅和厨房,可看海景的观海阳台……或许正是这样的字眼刺激了舆论。一些批评者似乎很难接受学生的宿舍和这样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支持他们慷慨激昂的理由是:为贫穷学生担忧。

多年前,厦门大学校长就曾提出要在厦大学生中开设高尔夫课,目的是为了培养贵族,这让批评者更容易认定这是典型的暴发户思维在作祟:“一个暴发户思维层次的校长宣称培养贵族,其心可怜,其行可笑。今天他们又高价打造学生宿舍海景房,证明了暴发户对‘贵族’的追求是不懈的,他们在南辕北辙的路上阔步前进,愈行愈远。”

让批评者始料不及的是,对他群起而攻之的居然大多数是厦大学子。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海景楼真的是局内人敢怒而不敢言的一道伤疤,局外人的慷慨一揭,那还不是点起了干柴烈火?可惜事实不是这样。

事实是:所谓的海景楼原本是学校的教职工公寓,由于学生宿舍不够住,校方就将之改造后给学生居住,住进去的是整整几个专业的学生,并未以有钱或是没钱将学生分出阶级,住宿费也并未比任何一个住在厦大普通宿舍中的同学高。

一个高尔夫、一个海景楼,两个未经求证的孤证,就把一所大学打造成暴发户。批评者不知道,厦大的高尔夫球场,人人都可以进,高尔夫作为选修课,不设任何门槛,而且完全免费。批评者可能还不知道,在物价大涨的2008年,厦大在向学生免费提供菜汤和矿泉水的基础上,又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向所有学生免费提供米饭。这样做的目的是:贫困生即使买不起菜,也不会饿肚子。

批评者不了解厦大,情有可原;没有调查就有发言权,也见怪不怪;让人最不能理解的是:在学校,学生本来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没有权力参与分配资源,如今,有一所大学,没有把人性化配置的海景房,改造成高级会所以巴结权贵,改造成豪华酒店以出租牟利,而是用来解学生宿舍紧张的燃眉之急,何至于让批评者这么愤怒呢?如果大学生不配这样的海景房,那么,什么样的人才配呢?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贵族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厦门大学如果有错,那就是错在对学生太好了。其实,厦大一直有善待学生的传统,大学生、研究生宿舍,好多都是海景楼。上世纪80年代,我从江西井冈山考进厦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在厦大上篮球课时,一个学生配一个篮球,而我读书的中学,整个学校才有一两个篮球啊!当时,交谊舞正在风行,学校腾出灯光球场和教学楼屋顶,提供给学生做舞场,那个年代,厦大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平民子弟,第一次接触到从西方贵族和宫廷最终向平民过渡的交谊舞,收获了自己的爱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厦大1964级学生王泉生回忆,他当时参加学生会俱乐部工作,国庆活动要经费,听说凡是钱都要校长批,就和同学去找了王校长,学生活动要钱怎么可以直接找校长?秘书挡住了他们,王校长闻声出来,和善地问明缘由后对秘书说:他们是学生,不懂手续。不要从财务那边开支了,就从我的钱里面拿吧。让秘书当场就把钱给了学生。

其实,厦大厚待学生的真正传统,来源于陈嘉庚先生。在厦大,大学生将受到双重教育,除了专业知识,还有陈嘉庚精神的感召。每一个受到过陈嘉庚倾资兴学、厚待学生洗礼的厦大学子,走出这个校门,都会许下这个心愿,如果将来学有所成,一定要用各种方式回报母校。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被广为引用的话,我不太认同,我坚持认为教育之道,学生为本。有多少没有大师的大学,培养出大师级的栋梁之才呢!所以,我愿意改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亦非谓有大师之谓也,乃有大学生之谓也。大学之大,大在学生,只有学生大了,才能成就大学之大。

在大学,学生最大,一切学校资源应该向学生倾斜;一切工作重心,应该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育目标,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拷问一所大学是否有良心,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权贵,也不是看它如何对待富豪,甚至不是看它如何对待大师,而是看它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

厚待自己的学生,就是厚待学校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