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犯错:你准备好了错题本吗

(2012-02-17 14:48:26)
标签:

政府犯错

媒体批评

邹振东

杂谈

2012年2月16日,《南方周末》发表我《可以犯错的政府和学习改错的官员》一文。政府应该谦卑并有担当地面对群众(媒体)的批评,哪怕是证据不那么充分、情绪有一点冲动、言辞有一点夸大的批评。只有像小学生一样,把群众(媒体)的批评当做自己的错题本,才有可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要知道,民众包容犯错的政府,但不会包容一错再错的政府

 

 

《可以犯错的政府和学习改错的官员》 

 

邹振东

 

最近,三亚市委书记提出三亚要闻过则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至此,三亚宰客风波的舆论渐渐平息,等待三亚的是旅游形象的修复和重建,这需要时间和智慧。

但联系到湖南《边城晚报》被处理等一系列的事件,政府在处理与媒体和群众批评的应对仍然值得人们反思。如何将危机变成转机,这牵涉到政府的纠错机制,政府一旦出错,应该如何改错显然,这并不是很多官员驾轻就熟的问题。

政府纠错机制的背后,牵涉到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政府会不会犯错?坚持“政府不会犯错”的政府,就不会认错,也不会改错;而坚信“政府不会犯错”的群众,要么迷信,要么零容忍。

政府不可能不犯错,这应该成为政治学的一个母命题。它,不证自明,并由此推导出一系列命题。政府不可能不犯错,正如人不可能不犯错一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自认为“从不犯错、永远正确”的政府,那才是非常可怕的。

既然政府不可能不犯错,那就要允许人们批评。一事当前,民意沸腾,最应先做的不是忙着“辟谣”和解释,而是是虚心倾听,认真盘查,了解情况,及时回应。

既然政府不可能不犯错,民众就要有政府也可以犯错的承受力,不要一棍子打死,要给政府解释的权利和纠错的机会。允许政府犯错是建立在政府应该改错的前提下。所以说,民众可以包容犯错的政府,但不能包容政府的错误,因为犯了错,就是要改的嘛。

一些官员不理解媒体和民众的批评,他们的解释甚至道歉总是这样:这是偶然现象,局部问题,不代表主流。我遇到很多官员,他们最不能理解的是:我做了9999件好事,你们媒体为什么看不到呢?我万分之一的瑕疵和纰漏,网民为什么就揪住不放呢?

我女儿上初中,老师传授经验,优秀学生往往有一个错题本,把每一次作业或考试的错题专门用一个本子记下来,分析错在哪里,到下一次考试前夕,就主要看错题本,设置错题本的目的,就是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一个学生如果考了90分,他可以对老师说,我错的10分不过是偶然现象,局部问题,不代表主流,老师你就不要再进行试题分析,也不要再让我订正吗?

群众和媒体的批评,就应该成为政府的错题本。问题是政府会喜欢这样的错题本吗?

台湾马英九团队,似乎正尝试建设置这样的错题本,据媒体报道,马政府新“内阁”,新官上任,先教“危机处理”,首度编印机关首长服务手册,强调风险管理,危机就是转机,成功的危机处理能在第一时间稳住局面,提升民众与媒体对政府的信赖。并要求对人民陈情案处理要以简明、肯定、亲切、易懂的文字答覆。

马团队并不是有先见之明,恰恰是因为他们有危机处理的“血的教训”,从“八八”风灾,到2012年大选,马政府大错不少,小错不断,一路跌跌撞撞走来,惊险无数。2012年大选,台湾媒体公认马英九幕后操盘手金溥聪最大的优点就是:犯了错,不会硬拗到底,而是勇于改错。以老农津贴为例,316元方案引起舆论哗然,马团队发现解释仍然无力,就不再硬拗,找到一个弱势群体建言的机会,就以倾听底层声音为由,顺势把316元提高到1000元,知错就改,舆论一片叫好,终于使老农津贴的负面影响止血,并趁势抬高选情。

不仅金溥聪,马英九也是一个爱道歉的主。四个笨蛋踢馆,他六次道歉;八八风灾,他又多次道歉,仅一个记者会就五度道歉,被有些人嘲笑是“道歉总统”。但仔细分析马英九的多次道歉,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事件严重到一次道歉已经不够了;二是前面的道歉还不能服民心。憨厚的马英九就这样一次道歉不行,就一次又一次接着来,用自己的执着和诚恳打动人心。反观大陆的一些领导人和新闻发言人,一次道歉遭到反弹或一次言语出错,就销声匿迹,不敢再发声。

当然,仅仅道歉是没有用的,哪怕是多次道歉。民众不关心你的错题本,而是关心你有没有改错。八八风灾过后,两年内马英九去灾区82次,改错才是硬道理呀!

所以,政府应该谦卑并有担当地面对群众(媒体)的批评,哪怕是证据不那么充分、情绪有一点冲动、言辞有一点夸大的批评。只有像小学生一样,把群众(媒体)的批评当做自己的错题本,才有可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要知道,民众包容犯错的政府,但不会包容一错再错的政府。

而我们的政府,准备好了错题本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