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果医生创始人马于堃: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引
马于堃(Emma),育果医生创始人&CEO,一位铁骨铮铮的娘(han)子(zi),虽然体态上看起来小巧玲珑略显弱不禁风,但其实内心无比坚强,作为一位女性创业者,从无到有创办了育果医生——国内领先的高端私立医院折扣平台。
前不久,Emma参加了陈春花老师的“企业成长特训营”,在毕业晚宴上,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相信作为我们的用户,您也一定很好奇Emma是怎样一个人,为何要从执业医师转型到创业者,为什么会创办育果医生。为了揭开这神秘面纱,今天特意分享一篇她的自述文章,在娓娓道来的叙述里,您之前的好奇都会被逐一解答。
马于堃与陈老师在“企业成长特训营”课间时间
交流
◆
文 |
我是马于堃,花蜜中的一滴,从见到花老师的第一面,就坚定地成为了花蜜中的一员。我的家庭是传统医学世家,从解放前,我的姥爷和姥姥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开始就读,到现在家中有不同性质不同科室的医疗工作者,家中三代都工作在医疗岗位上,但我们这一代就只有我一个人选择了就读临床医疗专业,而我也于2014年重新选择了创业,完成了从执业医师到创业者的转变。
马于堃,育果医生创始人
我创业的初衷非常简单,我希望可以给我的孩子、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一直坚定地相信,在当下,中国中产阶级的医疗问题还是需要自己解决的,因为国家所负担的基础医疗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但是这条普及商业化医疗的路,真的很艰难。
我还记得毕业进入医院,前三年几乎是住在医院里面的,抱着书本值班,抢救第一个病人,面对死亡的无力,看到临终前的人性,面临医闹的害怕,感觉瞬间长大很多岁。
一开始,每当我遇到病人去世,都会哭,直到有一次被家属告到了医务处,理由是‘如果这个医生不心虚,为什么她会哭’,之后就学会了掩盖情绪。我到现在都记得我抢救的第一个病人,那是2004年的圣诞节,病人忽然就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我们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了1个小时,依旧是回天乏术。我依稀还记得病人的家属跪在我面前请求我去救病人,同样是这样的病人家属,几天后又把我围攻起来,说要一命抵一命。说不害怕是假的,除了颤抖没有办法反驳,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医院工作了连续72个小时,反反复复去手写病历,不能错任何一个字,幸好我们的护士长冲了出来帮我解了困。
在临床呆的时间久了,就会知道,世间除了生死是大事,一切都可以包容。人死不能复生,所以只要活着就有希望,而这也是人的本能。创业到现在,遇到了无数的问题和困境,一次一次地突破自我闯出去,难不难?难,真心是难!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会继续坚持,因为活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真的是最重要的事。
创业4年,我经历了从一名医生角色到企业管理者的转型。从纯粹的医疗工作者过渡到企业管理者,我走了很多很多的弯路。
育果医生—高端私立医院折扣平台
育果医生,承载着我的初心。我希望中国人在就医开始的时候就可以有选择权,而不是到最后的阶段,无奈地接受。在我创业之前,我总是天真地以为任何市场所需要的,都会有人提供,但是当我创业后,我发现,没有行业的背景,真的很难实现这一点,于是改变和优化中国人就医方式的使命感就在不断地趋使我去开发新的模式。
创业之路是学习和成长之路,从完全不懂技术和产品,到一点一点的去学习,再变成自己的知识,经历过discuz论坛、app、微信服务号几个过程,从不懂到略懂,从对数据不敏感到可以进行数据分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学习到了很多。同时也因为不懂得经营和管理,辜负过员工,也辜负过自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理论性的东西变成自己所拥有的技能,路漫漫其修远兮,上下求索,从未停步。
花老师“企业成长特训营”的5次课程共计10天,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如此系统性地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每一次课程都可以记录下5-6万字的笔记,但是相对于春花老师所讲的,还是不到1/2。从来没有学习一个课程如此用心,因为可以被帮助的地方这么多,不管企业处在那一个阶段,都可以从中获益,因为除了全套的企业管理,花老师还教给了我们如何看行业,以及如何做人。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我曾经收治过一个病人,入院的时候90岁,在我值班的时候忽然突发心肺功能衰竭,我永远记得她临终前看我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无力为她做到最好。现代的医学总是会有这样的遗憾,但是当我开始创业的时候,驱动我最大的动机就是希望可以给下一代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如果我们每一个都不努力的话,就无法实现这一点。
虽然我们的企业很小,我依旧想在“春暖花开·发现花蜜”栏目和花蜜们分享下我在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如何管人。一开始我会用职能去压,但是这样的方式非常容易形成反弹。在花老师的课程上,我学会了一个人的领导力的组成,然后我逐渐学会了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为我们企业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我需要去给每个人支持,这样子才可以发挥出同事们最大的能动性,将企业变得越来越好。
虽然育果医生还是个创业团队
但员工的生日祝福不能遗忘
第二,在恰当的时间融资。花老师说过,顺势而为,是一个企业的先发优势,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行业本身就可以带来企业的增长,所以如果风口来临的时候千万别犹豫,用最快的速度抓住风口,因为每一个风口都是会衰落的,储备足够多的现金,才可以支撑企业越走越远。
第三,选择合适的方向。因为我坚定地相信中国商业医疗发展的趋势,所以才可以在当下如此恶劣的创业环境下依旧坚持前行。我不在意所有人对于我的质疑,因为我内心的信念才是我最终的彼岸。花老师提到一个行业的进展是分为4个阶段的,第一阶段各种新的产品出现,会有几百上千家的企业涌现;第二阶段在行业内保持前40%增长率的企业才有可能生存;第三阶段,大企业出现进行价格竞争;第四阶段,行业大佬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去研究整个市场的态势以及如何定价。如果用这个理论来验证,中国商业医疗才是第一个阶段,而我们育果作为首吃螃蟹的平台,是非常有优势去突围的。
在创业前,我是一名医生,我只知道凡事都有原因,我学会了面临生死时的决策,我有非常快速的反应力和执行力,我还能吃苦不怕累。当我带着这些印记投入到医疗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中,我慢慢发现,原来这个行业的壁垒会真的很高,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而能够改变这个行业形态的人,首先得对行业有足够的认知,用一个比较潮的词,叫know how。
当我作为临床医生,
我需要在每一个病情变化的当下做出抉择;
当我作为一名企业创始人,
我需要为公司和业务面对的客户,做每一次的选择。
当我作为临床医生,
我需要将每一个数值都记录在心,
随时关注病人的生化指标;
当我作为一名企业创始人,
我需要对公司运营、财务等各项数据烂熟于心。
当我作为临床医生,
我需要去想每一个结果背后的推理;
当我作为一名企业创始人,
我需要的是面对市场只看结果不求原因。
我一直非常感谢我所受过的医疗训练,不但让我可以吃各种身体上的苦,还可以让我精神上保持高度的冷静判断,细致而不缺乏大局观,快速的执行力和反应力,带着团队一直冲刺。
从创业开始,我就一直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花老师所讲的,创业者是一群永远也获得不了幸福感的人群,可是正因为有了我们,国家和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有一个愿望:让全国所有的中产阶级人群,都可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和收入水平,本该值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可能只是一个中等的化妆品甚至只是一次聚餐的费用,就可以让他或者家人、孩子的一次就诊,不再经历漫长的排队、乱糟糟的人流、冷冰冰的眼神、2分钟不到的诊疗和之后的各种郁闷不解;取而代之的是舒适的环境、顺畅的流程以及最重要的超过45分钟的充分医疗沟通与专业诊疗服务。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带来了又一波的生育高峰,在一线城市孕产医院已经全面饱和,可能只是一次旅游的费用,就可以让孕妇从备孕到分娩,享受完整的10个月的安全、专业、轻松的医疗服务。生命中还有什么比健康和幸福更重要的事呢?选择更好的医疗和关爱自己的方式,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回报。
年轻的育果医生团队
为了这个目标,我和我的团队选择了创业的道路。为了降低第一次走进私立医疗机构的门槛,我们所有的合作私立医疗机构都给用户提供最低折扣,从和睦家到百汇医疗,从美中宜和到首都医疗集团,育果现在覆盖全国10个城市包括香港的600余家医疗机构,远远走在了行业前列。为了提供更好的后续保障,我们也拥有更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团队,并开发了保险和医院的关联功能,与国内10余家顶级高端医疗保险公司合作,让我们有最全面的几百套保险方案…在互联网+医疗的创业风口,我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但只有think different,才可能在巨头的夹击中存活、发展、坚定前行。
累么?真累。
后悔么?从未。
最后用一首诗送给自己,也给所有的创业者共勉:
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
可惜我们不能同时去涉足;
但我们却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这从此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by 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