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生常谈——再说春季传染病 | 智识

(2017-03-25 23:53:04)
标签:

健康

导读:春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关于春季传染病,各位了解多少呢?本篇推送,就来聊聊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内些事儿~

春季是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暖花开,各种病毒细菌等致病菌也开始活跃,由于天气多变,乍寒乍暖,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儿童正处于生长阶段,各个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较差,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6903809165.jpg

对于传染病,预防最重要。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有大规模传染病发生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即可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即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且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

♥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

1、按时注射疫苗,免疫接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雾霾天,要持续开空气净化器。

3、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5、勤洗手,用肥皂水、消毒剂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6952847352.jpg

6、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儿童玩具、用具定期消毒。

7、保证孩子的睡眠,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

8、经常锻炼,适时增减衣服,增强抵抗力。

9、多饮水。合理膳食,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

10、如有不适及时就医:由于许多传染病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忽视。因此宝宝出现发热、皮疹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

一、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6973987383.jpg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

易感人群: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潜伏期: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

主要症状:发热的同时或发热1~2天后开始出疹,同时可见到斑丘疹,水疱疹与结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与手足口病区别)。皮疹伴有瘙痒。

隔离期: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7001217011.jpg

传播途径: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或提前趋势。

潜伏期:为2周左右。

主要症状:开始时症状像感冒,有发热、打喷嚏、咳嗽,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口腔粘膜斑等症状,在发热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出疹时发热达高峰。

隔离期:无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10天。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病毒等)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7036913750.jpg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发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因多种病毒感染可发病,故手足口病可再次发生。

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主要症状:发热(一般为38℃左右)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或不发热仅出皮疹。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咽痛明显。

隔离期:隔离2~3周,或者是症状消失之后再隔离一周。

四、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抗生素治疗至少10天。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7062714619.jpg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及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儿童发病较高,多发生在幼儿园及学校集体生活的地方。红疹毒素有5种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猩红热可再感染。

潜伏期:潜伏期2~5天。

主要症状:发热,咽峡炎,发热2天出疹,全身红色栗粒样皮疹,疹与疹之间皮肤发红,无正常皮肤,口唇周围不出皮疹而显苍白,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

隔离期:抗生素治疗1周后。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7082445849.jpg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潜伏期:14~19日。

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

隔离期: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或隔离2周。

作者:隋静

author

http://qy.ctoutiao.com/uploads/2017/03/25/1490457108209045.jpg

隋静,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曾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工作17年。

专业专长:儿童内科,特别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儿童营养及生长。

曾任博士生导师助理;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系及护理系儿科学授课,网络学校网上授课;参与主持两届全国儿科食物过敏学习班。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消化学肝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北京消化学组委员;《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

参与多项科研基金项目研究,如“国家925科研项目—中国幽门螺旋杆菌诊断治疗方案(儿童部分)”等;参加多项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观察,如“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粉剂对食物蛋白过敏婴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表在SCI核心期刊论文数篇;参与百度百科词条编写;参与编写多部书籍译著,如《儿科学临床概览》、《当代处方集》儿科学分册、《内尔森儿科学精要》等;给《我和宝宝》等多家报刊杂志投稿。《辣妈帮》等网站专家问答。录制《辣妈学校》等节目。


关于育果医生

育果医生APP是“高端私立就诊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预约就诊及优质的医疗配套服务。让人们用最少的钱,享受更好的医疗!

高端就诊:覆盖北京、上海、香港等8座城市300多家高端私立医院,覆盖率超过80%。不仅包括和睦家、港澳、恒和、明德、禾新、红枫、百汇等国际顶级医疗品牌,更包括协和国际部、友谊国际部、北大国际医院等公立三甲特需,充分满足您的就诊需求。

一键预约:近5000位高端私立医院高年资医生(大多数来自北京协和等著名公立三甲医院,并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一键预约。就诊后还可发表点评,分享您的就医经历。

心动福利:注册会员可免费申请育果电子会员卡,持卡到高端私立医院就诊可享最低7折优惠!更涵盖早教机构、亲子乐园、儿童摄影、教育培训等的免费体验、代金券、优惠券、上门礼等,让您享受丰富多彩的高端生活。

保险顾问:我们有国内更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团队,从高端商保到日常寿险,40余家保险公司的近千种方案,专家团队随时为您提供一对一的顾问式保险服务!更可通过育果医生APP随身携带、查询保险方案。

贴心服务:提供电子病历、上门护理、送药到家、免费专家问诊等贴心服务,不用东奔西走,足不出户即可安心享受专业服务!

是不是很动心?果断下载“育果医生”并领取属于自己的专属育果会员卡吧!在mamayuguo公众平台回复“关注”,了解如何申请“我的育果卡”!

欢迎有才情、爱写字的小伙伴们向育果踊跃投稿,题材不限,一经采用,育果小编将寄出小礼物支持您的原创分享。

投稿邮箱:service@yuguo.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