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时怎么办?

(2014-07-14 14:10:35)
标签:

杂谈

  最近怒江阴雨绵绵,不时暴雨突降,怒江山高谷深很容易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紧急避险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云南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手册》里的相关避险知识。

一、避险准备

(一)撤离路线选择

  在选择撤离转移路线时应避开滑坡的滑移方向、崩塌的倾崩方向或泥石流可能经过地段。尽量不要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

(二)避险场地选择

  临时避灾场地不应与现有居住地过远,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外,要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场所。避灾场所不能选在滑坡的主滑方向、陡坡上、危岩体的坡脚下或泥石流沟沟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原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

http://s9/mw690/002QDzgEgy6KreQtosUb8
避灾场所和新房建设应避开滑坡相当的距离

(三)报警信号选择

报警信号应事先约定好(如警报器、广播、敲锣、击鼓、鸣笛、吹哨等)。制定的信号必须是唯一的,不能乱用,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通过应急演练让群众熟悉报警信号。

(四)避险宣传工作

  撤离路线、避险场地、报警信号确定后应广而告之,并进行演练。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危险区内工作和生活的群众,要做好日常的紧急避险准备,当收听到指定的报警信号时,沿着指定的路线撤离到选定的避险场地。

二、地质灾害避险

(一)发生崩塌、滑坡时怎么办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到地面振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滑坡发生时,应根据所处位置,尽快向滑坡两侧之外撤离,不要沿滑坡滑移方向逃生滑坡、崩塌发生后,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会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

http://s3/mw690/002QDzgEgy6KreXwJXQe2
滑坡发生时,要向滑坡滑动方向的垂直方向逃离

(二)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办

  当出现泥石流险情时,监测员组织撤离一定不能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不能顺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必须沿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跑,必须向沟谷两侧山坡上跑,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沟道和河谷地带。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在基底稳固又较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除非万不得已,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应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和直进性,这些地方都可能被泥石流冲毁。

http://s8/mw690/002QDzgEgy6KrfcE20L97
泥石流发生时,必须沿垂直泥石流流动方向跑,必须向沟谷两侧山坡上跑

三、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灾害前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灾害必然发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主动消除或抑制对形成灾害有利的因素,就可能延缓灾害形成甚至避免灾害发生,为整治和躲避灾害赢得时间。

(一)崩塌滑坡应急处置简易措施

1、及时填埋地面裂缝

  滑坡裂缝是地表水灌入滑坡体的通道,如果裂缝一出现就能被及时填埋,就可以减小或防止水对滑坡发展的促进作用。

2、开挖截、排水沟

http://s2/mw690/002QDzgEgy6Krfni7sdb1
应及时填埋滑坡上的裂缝

  滑坡上方的截水沟可以防止滑坡区外的流水进入滑坡区;滑坡体内的排水沟(管)可以把滑坡区的积水排至滑坡区外。截水和排水可以减小水体对滑坡的影响。

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滑动

  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

http://s1/mw690/002QDzgEgy6KrfpUew8b0
坡脚鼓起部位堆压沙袋或块石

(二)泥石流应急处置简易措施

挑流护岸:

  山洪泥石流侧蚀沟岸引发沟岸垮塌,上部山坡发生滑坡的风险就随之增加。当岸坡上有村庄或其他基础设施需要保护时,可在同侧沟岸的上游抛掷用竹笼(钢筋)装的块石或沙(土)袋,筑成丁坝,以改变沟水流态,减弱沟水对岸坡的冲刷作用,达到保护沟岸的目的。也可用竹子、原木扎成排后用来进行护岸。

http://s12/mw690/002QDzgEgy6KrfCAFUT8b
在侵蚀谷岸上游抛掷块石形成丁坝(平面示意图)

 (图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