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011-12-20 12:47:48)
标签:

孩子

学习

育儿

分类: 风说教育
    开学初,接到电话。声音听起来柔柔的,她说孩子一年级下册,自己下班迟,家里老人带不过来,学习没人管,想送到我这。 又说到她孩子跟同龄人相比不太懂事,还象小孩子一样,一听要送到老师那,反应很大,说:“我才不要去老师那呢,老师一定会狠狠地骂我的!”我笑着说:“你 是不是说:‘你不听话我把你送到老师那去!’?”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告诉她:这样孩子肯定会很抗拒的,他以为你不喜欢他,不理他,不要他了,找个严 厉的人来管他,这样孩子有抗拒是很正常的。
说好了,先试试,看孩子能不能适应。
     第一天,发现他的拼音基础不太好,前鼻音,后鼻音,翘舌不翘舌分不清。我告诉他:这个读错了,应该是~~~~。没想到他很不乐意的说:我就是这样读的啊(纠正了读音)。第二次再碰到这种情况时,我改变了一下方式,让他再读一次,如果他又读错了,我让他看清楚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翘舌还是不翘舌,他看仔细了,再正确的读一次,OK
    象这种情况,辩论谁对谁错没意义,孩子也要自尊,好胜心强。他不愿意承认,既是出于面子,也是担心会因此而遭受批评。如果能给他安全感,相信即使错了会被接纳,也不会受到批评,孩子就不会固执的不肯承认错误了。我只要他能改正,不必一定要争个谁对谁错出来,有时我会说:“哦,是我听错了”,或是“对不起,是我没听请,请你再读一次好吗?”这样保护了孩子的自尊,给了他面子,孩子觉得被尊重,会很乐意改正错误,再读一次的。
    接下来就出问题了:我要求学生把不认识、不熟悉的生字标上拼音,这样记得牢,下次不会再读错。他又不愿意了,说:“我记住了,不会读错的”。事实上他有时也 记不牢的。我说:“那我要考考你,看你是不是真的记牢了。”没直到他对“考”非常地抗拒,“我说了我会记住的,你为什么不相信我?我又没有骗你,我干吗要 骗你?我又没撒谎!”楞了,没想到反应这么大,跟他妈妈讲的有点不太一样哦!这不是不懂事,是情绪控制的问题,一点无关紧要的很小的事,感觉会受到指责或 碍于面子,放大成很严重的事,甚至上升到对方对自己品格的怀疑,觉得被冤枉了,很委曲,不公平。
冷处理。
    我想了想,眼神平和的望着他,尽量让自己语气放慢,平缓地:“我不是不相信你,也没有觉得你在骗我,我相信你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他平静了下来,无 声地点了点头。我说:“这样吧,你能告诉我,这两个字中哪个是前鼻音哪个是后鼻音?”他仔细地看着,回忆着,不知不觉中拼读着,如果读错了,我提醒他:这 个你能再读一次好吗?他就会纠正过来。如果确实读错了,我就说:你看,如果你写下来,是不是就记得牢了?他不声不响,乖乖地写上了拼音。到后来一直沿续这 个学习习惯。
    经过这样几次,他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拼音进步得很快,也慢慢会接受我的安排。
    有时还会出问题:每天数学老师要求速算卡片练习若干次,他不愿意,就说自己会了,我考他几个口算,除了速度有点慢,准确率是没什么问题,但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不完成啊,才一年级一定要养成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想了个办法:“这样,如果你做一次口算卡片,我就陪你玩一次牌,做两次就玩两次”他看到大的孩子“算24”,很向往,就同意了。完成老师的口算练习之后,这种游戏可以增加趣味性,寓教于乐。
    他才一年级,刚会加减法啊,“算24”肯定是不会的。我就自创了个游戏:两人任意拿2张牌----花牌不算,他才学了10以内的。每人用自己手上两张牌中的点大的减去点小的,两差相比,谁大,大多少,谁得一分,玩几局后看谁得的分多。这样既可让他养成了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还可换个方式练习口算,效果还可以,孩子都会喜欢的。减法熟了还可以算加法的,就以牌上的点数相加,有兴趣就好。10以内的掌握了再教他认花牌,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据说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而我要的是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玩中学,不需机械的笔算练习,不用担心孩子的厌学情绪。
    当数学作业能够顺利完成的时候,语文又出了问题:他不愿意读课文和《词林采撷》----除非是老师布置的,他说老师说了不能布置家庭作业。有时不想读还不愿意抄作业,甚至故意漏抄。这样就会生字不熟悉,积累的词汇量少。征求家长意见,希望能跟学校老师沟通的,家长也说老师是这个意思,对这个问题一段时间内我也一筹莫展。
    无意中发现其它大的孩子在学习之余,会玩词语接龙的游戏(高年级的孩子要求成语接龙,接不来的我上。)没想到他很有兴趣,也学着接,而且接龙的规则一教就会,要求不能能谐音和同音字,他也无异议----学会了遵守游戏规则,这样有利于同学交往。我告诉他:大哥哥大姐姐接的词语多,是因为多读《词林采撷》的原因,如果你也多读,一定会象他们一样接得好----团体学习的好处就是有样可学,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胜过重复说教。
    他思索了片刻:“可是有些字我不会读。”我告诉他:“不会读我可以教你啊,记上拼音,多读几次不就记住了吗?”他说:可是有很多呢。我说:“那一天少读几 课,这样行不?”他还是有点犹豫,我说:“那先试试吧,如果你觉得累了,我们就停止好吗?你愿意是自己读还是我带着你读?”----用“二择一法”。他想了想说:那好吧,我自己先读,不会读的你再教我。
    有时先答应得好好的:计划完成多少的阅读或复习,没完成就不想继续了。我说:“你刚才答应好的要学到几课的哦,现在没读到,怎么办呢?”他开始狡辩了:我又没举手(发誓)说的,那个是不算的。如果我举手(发誓)说的才算。你好烦哦!你怎么这么讨厌啊~~~~哼哼叽叽开始大吵起来,推桌子,跺地板,摆弄铅笔盒,一边拿眼睛的余光瞟着我,JJWW看我反应。
不理他。
    等他平静下来,我告诉他:你刚才吵闹了10分钟,影响了同学的学习。现在其它的同学可以自由活动10分钟,你只能坐在这里,看着同学们玩,不准离开,时间到了你告诉我。这个时候,作业完成的孩子会得到糖果、果汁或是小奖品,其它没完成的会加紧,当天所有的学习在指定的时候内完成后,他们都会得到奖励,超过时间的只好等下次了。
    当他看到大家都有奖励时,会妥协,主动提出:如果我完成了学习,是不是也有呢?我说当然有啦,你看,这就是你的呀,不过如果时间到了你还没完成,就会成为别人的了。这样几次后,孩子就能学会遵守约定才能得到肯定,正面行为强化,忽略负面行为。
    找了个时间跟他班主任老师谈谈。他看到我和他老师在一起,很紧张,老师对他评论的时候,是看着他的表情的,很谨慎的用着措辞,尽量客观,减轻情节。大致情形 我也明白了,彼此相视会心而笑。我也把我这的表现跟老师交流了,老师也认同他这学期进步很大。我提出了我的想法:我这边的孩子每天要求有复习和预习的,可 他就是不愿意,说自己会了,或者说是老师没布置。老师说她也是有要求的,只是没让学生抄下来。于是,我们当着孩子的面约定:每天要读《词林采撷》和课文, 新课文要预习,他勉强答应了。这样就不会推托老师没布置了。
    其实他是个很有创意的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知识。比如他才一年级就会算180+180=360 。他会把180分成10080,然后100+100= 20080+80=160,再两者相加得出360, 思路很清晰,记忆力也好,令我很诧异。还有生字,其实不读不写也能认识很多字,但听写不太好;包括口算,正确率也很高,只是练少了,不太熟,慢了些。这些 我都跟家长交流过,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不能以常规的方式要求他,重要的是学会规则和自我情绪管理,及时给他肯定,让他保持浓郁的学习兴趣,他会找到适合 自己的方法,学习自己喜欢的,再慢慢正确引导,孩子会很优秀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慢慢地他自己会要求预习和复习了,有时还要求报听写,甚至完成作业之余,会自己主动找来古诗学习背诵,经常给人意外惊喜。数学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都还不错,记忆力也好,就是语文的基础生字还有提升的空间。我承诺他:读5分钟的课文就和他玩5分钟的词语接龙,他不会接的我教他新词,但要求写下来,生字标上拼音,难写的字要多抄一次。这些他都愿意接受。
    有时学到某个字,我说我想起了关于这个字的故事,待会大家都完成了学习,中间休息的时候我就讲给大家听,没完成的,只好下次了。比如学到“合”字的时候,我 会讲杨修与曹操的故事,讲了“一合酥”、“门中活”、“鸡肋”的含义。下次有碰到“合”字,我会问:是哪个“合”?孩子们都会说:是“一人一口酥”的 “合”----形象的区别“合”、“和”、“河”、“禾”。(下次碰到“和”再讲一句话中有5个“和”的故事)

    这段时间渐渐进入总复习了,在读完课文和《词林采撷》后,我希望能加强生字的听写练习。他很喜欢看书,有几本漫画内容不太深,字少,图画多的,看得很认真, 有时会一个人吃吃笑,经常令我忍俊不禁。百科之类的也很喜欢,会提出很多问题。我和他商量:看半小时的书,听写半小时行不行?他想了想,说一单元会很多 的。我说你要觉得累了,我们就停止,写到哪算哪,明天继续。他答应了。
     有时不觉中一单元就这样写下来了,正确率极高,只错一个,而且知道错在哪里,能自己订正,拼音书写不规范,我让他重新写,他都很认真的完成,并无异议。单 元测试基本保持原有的水平上下,有时考了100分会在半路上就喜滋滋的拿出卷子给妈妈看,没考到有时卷子就拉在学校没带回来----小家伙有点滑头。
     这样看来,整个学习过程还是有效果的,学会了听取批评和建议,情绪控制有很大的提高,能学会规则和兑现承诺。

    很多时候,学习方式和过程比结果重要,其实孩子都爱 学习,只是个体的差异,学习兴趣和方法不能一刀切。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所有的孩子都要生字抄写几次,口算多做几道。如果能在玩中学,寓教于 乐,更适合孩子的个性,效果也更好。他喜欢的就会有效果,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肯定,孩子慢慢从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得到成就感,自然就会有学习兴趣了。
孩子得到肯定和接纳,就会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就能学会尊重和接纳,容易听得进建议和提议。
     关系是建立一切管教的基础----罗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