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011-12-20 12:45:33)
标签:

亲子

沟通

育儿

分类: 风说教育
    看到大家讨论全托半托的问题,不由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
    儿子有天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就在家复习好了。
    我很诧异:儿子一贯爱学习,认真努力,怎么会这样?以为又是跟同学有矛盾或是被老师冤枉了。
    问他原因,他说:班上很多同学都在玩一种恶搞贴贴纸,很恐怖很血腥的,有同学看过《午夜凶铃》,说是那里面的形象。
    我知道儿子平时胆子就比较小,有点吃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老师都不管的吗?学生是哪里买来的这些帖帖纸呢?
    儿子说:老师都不知道的。学校边有个店很不道德的,卖这些东西给小学生,搞得班上同学都互相帖,有的胆小的女生都吓哭了。还说他课桌前面的地板上就贴了一张,想不看都不行,都没心思听讲了。所以想在家复习。
    我想了几个办法,但用哪种,还不能确定,就打电话给我一个咨询师朋友,请教用“皮筋疗法”是否可行。朋友说那种只适合强迫症的,不太适合我儿子的状况,提示我:在不能根本改变现状的前提下,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我心中有了底,就跟儿子沟通:现在小店的情况我们无法立即改变,我会尽量采取措施,跟校方反映或是媒体。在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同学如果还是恶作剧,你是愿意回避还是面对?
    儿子说愿意面对。我说那好,从明天起,你面对那种帖纸,尽量不要露出害怕的表情,这样同学觉得你不怕,不好玩,有可能就不拿来吓你了;如果你表现很害怕,同 学的恶作剧心理得到满足,还会吓你的。儿子说:可是我实在是害怕,不敢看啊!我说我教你:你死盯着其中不太可怕的一点,放大,不要关注整个画面,这样恐惧 的心理会少一些,反应也不会太激烈,同学的心理没有得到太大的满足,会觉得没意思,不好玩,可能就不玩了。
    如果这样还是害怕呢?
    儿子问。那就想象成一堆臭狗屎,黄黄的,粘粘的,越恶心越好,降低恐惧感。女儿还没听完,就吃吃的笑了,我也忍不住。儿子也放松了许多,答应可以试试。

    我建议他如果这几种方法都不管用,让他自己再想更好的办法解决。实在害怕得不得了,再考虑在家复习的事。我还提出:平时可以适当地接触血腥的场面,比如去菜场里杀鱼、杀鸡的摊位看看,回家帮我洗鱼、洗鸡,亲自接触,慢慢就不会太敏感了;还要求跟我一起看不太夸张、血腥的推理、悬疑和科幻片。儿子都答应了。

    二天放学回来,我问儿子今天怎么样。他说很好啊,现在不怕了,没事了,可以正常上学了。事情好象解决得出乎意料的顺利。
    接下来的周末,我要儿子和我一起去菜场,他很乐意地答应了。我带他到鱼摊前,独自留下他看杀鳝鱼,我去别的摊位买菜。回来时,看到他站在很近的地方,很认真地看着。摊主都让他站远些,怕血溅到衣服上。我觉得很好笑,牵着他的手,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问他怕不怕,他摇摇头。
    晚上找了部推理片一起看。听到惊险的音乐响起来,两个小家伙就捂住眼睛,从指缝里偷看。
   
    当孩子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往往重要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的背后。比如这件事来说,儿子害怕是他的感受,我需要的是认同,接纳,而不是:

    1.简单的教导他,男孩子要勇敢坚强,你行的,加油,或是:怎么可以不上学?不上学你以后去捡垃圾!不上学我就不要你了之类的;
    2.或是找老师批评同学;
    3.甚至去找小店交涉。

    这些都可以做,但问题在于:孩子没有学会自己解决、面对事情的能力,没有得到成长。特别是第一种做法,忽略了孩子的情绪感受,让孩子觉得胆小害怕是可耻的, 是不被允许的,有可能让孩子今后都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在孩子认为真实表达不能得到父母的认同与接纳,以后有事,都不一定告诉父母,自己去解决。 在缺乏父母正确引导的前提下,孩子能否学会恰当的解决方法呢?
    人的天性就是学习,学习生存的能力。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教育是单程线,如果父母跟孩子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在孩子需要成长的时候,未能及时有效的正确引导,就会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有些问题,错过了,就错过了,不会再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