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中年级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2015-02-28 20:43:55)
标签:
情感教育 |
分类: 延津县教育体育局教科所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中年级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
阶段性总结
延津县石婆固乡胡庄小学
一、借助课堂普及传统节日知识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传统节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了解节日,充分展示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重阳节的传说》一课,课前让学生搜集重阳节的资料,了解重阳节的习俗;上课时,借助课文内容学习重阳节的来历,告诉学生重阳节是中国尊老敬老的节日。号召同学们为家里的长辈梳梳头、捶捶背,陪他们说说心里话,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接受了教育。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让传统节日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田里萌芽、生根。
二、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活动
节日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节日氛围就是一种资源,它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我们让学生专心感受节日的氛围,通过演讲等形式感受;运用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工具扩大宣传。同时,我们还通过摄影展来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
三、在主题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
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指导学生围绕“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让学生自由搜集资料,学生们可以通过到网上搜集、看课外书、采访家长等方式进行调查。我们在春节开展“快乐寒假,幸福童年”活动。例如:“春节”压岁钱的收与支;让学生在大拜年的同时,自己用笔画下年文化:搜集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拜年、学做年糕等的画面,进一步感受到了年文化,进一步感受到人们内心的企盼和国家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们给学生布置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