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案例

(2013-11-26 23:18:44)
标签:

教育

分类: 中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东屯观摩课

塔铺中学 赵有尚

参加工作几年来,听了许多课,也讲了几节公开课,最多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讲的都是关于对话的课,没有老师敢于涉足阅读理解的公开课。老师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对话课的课堂容易掌握,容易出气氛,也容易见到效果,但并不是说阅读理解课不重要。众所周知阅读理解的能力,大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到我们现实的各种各样的考试,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与对话课相比,阅读理解课我们无从下手的关键是,我们很难把握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而往往走进一些误区:

(一)                 误区一:“无障碍”阅读

问题:有的教师认为,阅读前如果教师不帮助处理新词难句,学生就会因为新词多、语法难而无法完成阅读任务。其实,教师为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反而使学生丧失了语篇自主阅读任务的策略和能力。

(二)                 误区二:教学目标繁杂

问题:有的教师希望把听、说、读、写四个功能的目标都在一节课上有所体现和达成,教师未达成繁多的目标反而弱化了阅读课应有的功能。

(三)                 误区三:教学活动堆积

问题:有的教师希望设计的阅读任务和活动尽可能的丰富,就在这个模式下安排了大量的教学活动,但是活动的目的性不强,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足、逻辑关系较弱。

(四)                 误区四:阅读与朗读混淆

 问题:大声朗读和无声阅读是课堂中常见的两类“读”的联系方式。有的教师认为阅读课上如果没有学生朗读的声音,课堂气氛就会非常的沉闷,于是就安排学生通过朗读的形式获取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活动。

针对这些误区,或者是老师老师遇到的困惑,我一直有一种想法:能不能寻找一种方法,或者是阅读理解的一个方向帮助老师能够更加容易的驾驭初中阅读理解的课堂,从而能够构建一个有效的初中阅读理解的课堂,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到浙江师范大学学习,学习到了一种新的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就是PWP教学法。这种方法也不是什么新的方法,但是如果把这种方法能够运用的好,确实能够给我们指引一条轻松容易的方法,从而轻而易举的设计一节有效的阅读理解课。

从申请课题,到现在,我和我们骨干工作室的全体老师都在探讨,都在研究,不断的改进,我们一直在努力。《基于PWP模式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有效课堂的实验室研究》获得了市级课题批准;《基于PWP模式下构建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有效课堂》论文在《新课程学习》上发表。但是再好的方法有利也有弊,我们的课题还有七个月的时间就要结题了,我们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下面是我在东屯镇初中做的一节观摩课的案例,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街能够提出修改性的建议: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仁爱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个话题,sectionC

教学对象

东屯镇初中七年级学生

教学项目

教材内容

How Kangkang helps a baby monkey to
find his way home.

词语

monkey, lion, tiger

句子

1.What's up! 2.On his way home. 3.It's very kind of you.
4.Thank you for your help. 5.Let me help you.

教学目标

at the end of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语言知识

1.What's up! 2.On his way home. 3.It's very kind of you.
4.Thank you for your help. 5.Let me help you.

语言技能

make use of pictures to understand information of
 a story

情感态度

animals are the friend of us,so we should
protect them

教学重点

1.on one's way home/to +地点
2.thank you for +n./doing.
3.let+宾语+动词原形

教学难点

1.act out the story 2.make up a new similar one.

运用任务

watch, think, read, check, act

教学方法

raise questions, lead tinking, exercise

教学媒体

blackboard, chalk, paper, computer, candy

                                                     

 

 

(二)课堂教学过程

 

预设时间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5m

1.warm up

introduce myself
and talk with the students about animals.

Play a game- guess riddle.

listen,guess speak,write

release students'nervous
 sense

3m

2.pre- reading

1.play a flash
about how Kangkang
helps the baby monkey.
2. set three questions.

watch,think,
imagine

catch the students' attention
and make them have a whole
feeling about the story.

30m

3.while-reading

ask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answers.check
2.ask the students'to underline the important sentences
3.teach the use of the importand points
4.show some exercise
5.ask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story.

1.read the story
 quickly,find the answers.
2.discuss use and the meaning with their partnars.
3.read the exercise and give the answers.
4.read the story in different roles.

1. konw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
2.Learn the use of the  important sentenses
3.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thank someone, and to express worry about something.
4.improve the ability
epression in English.

7m

4.post-reading

summarize the use
of the important
points

listen and think,
write and feedback

enphrasize the
importantance of this
 class

1m

5.homework

Do the exercise in the students' exercise book.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结束时,听课教师的疑问是课前问题的设置的意义,和第二个问题:How does Kangkang helps the baby monkey? 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到底课前问题的设置在本课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猜测文章的大意;其次是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问题的答案的检查,目的是调查学生对这个故事是否了解。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好像有点争议。康康怎么帮助小猴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知道可否这样理解:“假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家里比较贫困,然后我问同学们:‘同学们,我们怎么帮助某某啊?’”那么同学们的回答是不是可以是,我们帮助他学习、我们给他捐钱......。还有就是我上课说的口语同学们听不懂,我认为这样的结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不经常说;其次是我的课堂用语不地道。所以今后我会多加练习课堂用语,而且在班上多说英语。

    这一节课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不让学生表演,把表演的环节变成拓展,在准备类似的一篇阅读理解的材料,让他们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