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盘股股价为什么高?
(2017-09-10 16:41:12)
小盘股是指相对与大盘股而言。
大盘股:通常指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盘股就是发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数额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国现阶段一般不超1亿股流通股票都可视为小盘股。
小盘股可以实现绝对控盘,适合做。炒就是短炒,不锁定太多筹码,也不炒到太高,随着人气,拉起来就放手,一波一波有节奏的炒,类似于垃圾股的炒法。
做就是做价值发现,低位收集大量筹码锁定,实现绝对控盘,拉到较高位置出货。
小盘绩优股是可以用通吃的手法炒做,而大盘绩优股,即使业绩再好,即使最终可以走成长期上升通道,也只能是一波一波炒上去的,分析其走势可以明显看出节奏,感觉到盘子震荡的力量,而不可能没有力度的往上飘。
所以,盘小和绩优是连在一起的,在同样业绩的情况下,盘小的因素会使走势偏向于更典型的绩优股,而盘大因素会使走势偏向于垃圾股。
有锁定大量筹码,市场上流通筹码变少,中大盘股可以暂时变成小盘股。
如果有一个资金较少的机构或资金较多的大户,这时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过这种“小盘股”只是市场瞬间形成的,情况稍微一变就不成了。而且这种股背后因为锁定了大量筹码,则好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庄随时可能出手管你。
所以,只有在其无法出手的时候才能这样做,只有在超跌的时候才有这种机会。当超跌到CYS低于-20,即短线客已经亏损20%的时候,此时筹码都被锁定在上面,不怕庄家继续打压,他打压也不会有人跟着杀跌,他打出去的筹码反倒可能收不回来。此时,临时突然出手帮他控盘,从他口里抢几只小虾,他也没有办法。
小盘股,确实魅力十足,因为涨的时候,涨幅非常巨大。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跌的时候,小盘股常常频频跌停,快速跌掉50%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炒小盘股要有讲究的:每次暴跌之后,才是买点。
度量一门股票盘子的大小有两个标准,第一是股票流通盘的大小,第二是股票流通市值的多少。
从炒做规模上考虑,一门股票盘子大小不仅决定于流通盘的多少,也决定于股价,比较合理的度量一门股票盘子大小的指标应该是该股的流通市值,也就是股价乘以流通盘。
比如,一只流通盘2亿的股票,股价3元,另一只流通盘4千万的股票,股价20元,哪一个盘子更大?哪一个炒起来占用的资金多?当然是后者,前者流通市值为6亿,而后者流通市值为8亿。如果以炒做需要备下总流通市值70%的资金计算,则做前一只股的庄需要4.2亿元,后一只股票需要5.6亿元。所以做盘子大的股票要求庄更有实力。
以总流通市值计算盘子大小,则股票盘子大小是变化的。比如,前面那只股票,如果价格有3元涨到了6元,则6亿元的盘子变成了12亿,盘子变大。如果有一个庄家有4.2亿元,他先以3亿元在3元附近收集了1亿股,占总盘子的50%,还剩下1.2亿元,按当时股价相当于流通盘的20%,占外面未锁定流通盘的40%。
把这部分资金用于控盘,也就是用1.2亿元控3亿元的未锁定盘子。如果以控盘资金和未锁定盘子的比例作为度量控盘能力的指标,则此时的控盘能力为40%。以后一路把股价拉上去,假设在拉抬过程中他进进出出,一路不赔不赚,到股价6元时他还有1.2亿元的控盘资金。此时外面未锁定的流通市值已上升到6亿元,其后控盘资金占未锁定市值比例下降到20%,庄家控盘能力下降。
在拉抬过程中控盘能力是逐渐下降的,这也是限制了炒做目标位的一个因素。
如果有钱,谁不知道炒的越高越好呢?就算炒上去呆不住,出货时再回吐很大一段空间也还是拉高一些开出更大的空间更划算。但拉多高是要受实力限制的,如果实力不足,控盘资金少,则随着上涨,当控盘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不敢再往上炒了。
所以,要炒多高的上限决定于有多少控盘资金,控盘资金充裕炒的高,控盘资金不足炒的低。
随着拉抬控盘能力下降,这时可以利用临时贷款补充控盘能力,或者卖掉一部分建仓股票补充控盘能力。此时,留下的未锁定筹码越多则为了补充控盘能力需要借的钱或卖的股票就越多。极端情况是绝对绩优股的通吃炒做和垃圾股的短炒。前者锁定筹码极多,外面留下的市值很少,即使股价翻上几倍,也不用补充太多资金就可以维持控盘能力,稍微卖掉几张股票就可以保持控盘能力了,这就成了边上涨边出货,边出货边增加控盘能力打开上涨空间。所以,边上涨边出货不仅是一种出货手法,有时还是炒做所必须的。
垃圾股短炒把大量的市值留在外面,随着上涨,无法通过卖股票维持控盘能力,只有通过融资,但大量短期款风险很大,所以,炒做时上涨空间的上限是一开始就决定了的,缺乏进一步向上打开上涨空间的能力。所以,通吃手法炒做往往可以把股价炒的很高,经常以翻几倍计;而垃圾股的上涨空间则有限,涨个百分之几十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