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个星期将迎接A股反弹!

(2015-07-05 11:37:46)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见解

                           下个星期将迎接A股反弹!

 

      这两天出台的最大利好,就是暂缓IPO的发行,这是对股市利好的最直接之一,当然还有什么降低印花税等措施。之前所谓的降息、降准及其它监管措施,基本无作用可言。那么针对这次暂缓IPO,应该达到了一定的止跌作用,或者说是下跌减缓作用。到底市场会对这个有什么反应,要看明天的股市如何走及如何收盘。

       无论如何,这段时间的股市,从最高点跌到最低3600多点,跌幅1400点左右,这么短时间的暴跌,是A股少见的,也是全球少见的,堪比股灾。对于老股民来说,我们似曾耳闻过,较早之前的全球股灾,如美国的1929、1997的亚洲金融风暴及台湾股灾、美国的次贷危机等。通过比较全球历史上几次重要股灾、救市政策和效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2)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台湾1990年股灾。

      3)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创新工具增加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4)如果股灾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2011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和低利率时代;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1989年股灾。

     5)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股票市场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之一,因此需要政府逆周期调节,比如股市过热时加息、增加IPO供给等,股市暴跌时注入流动性、降息、减少股票供给等

    6)股灾发生时政府救市要及时有效,防止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大伤害。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放任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而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股灾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总结历次股灾的救市措施,包括:

      1)政府发布声明,建立常态透明的沟通机制,稳定预期。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总统和财长发布稳定市场预期的声明,理性引导。

     2)投放流动性,降息降准,减缓或暂停IPO。属于逆周期调节工具。

    3)降低交易税费。比如当前单边0.1%的印花税降至0.05%

    4)政府及受政府影响的资金直接入市,包括但不限于汇金增持金融股,汇金申购ETF,保险资金入市等。

    5)打击做空投机,禁止裸卖空。

    6)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稳定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的信心。美国1987年股灾。

    7)出手要快,出手要重。

   8)改革继续推进,增强社会各界对政府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心,不要因噎废食,不能因遇到困难出现改革倒退,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A股七月份的走势很关键,牵涉到月线的收宫,如果收盘跌破5月线位置,那么熊市就坚决确定了。当然,目前的连续暴跌,已经跌破了半年线位置,这样的走势,只有熊市才见到。所有说,牛市基本无望。熊市,我个人是较喜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