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精准确定庄家筹码锁定?

(2014-01-17 22:14:07)
标签:

发现自己

突发性

高卖低

低位

基本面

股票

分类: 技术探讨
如何精准确定庄家筹码锁定?

    沪深股市最大的特点在于:股价涨不涨,关键看庄家炒不炒。庄家什么时候最有炒作激情?在廉价筹码吃了一肚子时最有激情。因此,散户跟庄炒股若能准确判断庄家的持仓情况,盯牢一只建仓完毕的庄股,在其即将拉升时介入,获利概率很大。

    一般具备了下述特征之一就可初步判断庄家筹码锁定,建仓已进入尾声。

    1、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如果庄家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拉出涨停,说明庄家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  

    2、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有的股票,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这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庄家囊中.
    当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庄家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去;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庄家由于种种原因此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有凶狠的砸盘出现,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股票的K线形态就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  

    3、K线走势起伏不定,分时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庄家到了收集末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筹码做图。日K线上,股价起伏不定,一会儿到了浪尖,一会儿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莫名其妙、飘忽不定的感觉。成交量也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极少。

    4、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价位。突发性利空袭来,庄家措手不及,散户筹码可以抛了就跑,而庄家却只能兜着。于是盘面可以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筹码,第二日股价又被庄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不少人觉得炒股赚钱太难,事实上,只要你认真遵守炒股法则,炒股赚钱其实并不很难。笔者根据多年炒股经验,总结出十大赚钱法则。

  法则一:规避风险

  在股市,人最容易受到他人情感变化的影响,或不能自我控制,贸然建仓;或不能忍受损失,斩仓在“地板价”上。机会失去一次,下次还会再来,所以,保存实力,才有赚钱的可能。过度“透支”炒股或频繁建仓而被“打穿立正”者才是最没有机会的人。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投资格言:“把风险放在心上,利润才会伴随自己。”

  法则二:用好工具

  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一个好工具,如航海必须要有指南针。股票市场犹如浩瀚的大海,是一个方向性很强,而变化又是非常快的地方,只有掌握了一个有效的和好的工具——某些好的操作软件和有效的炒股方法,帮你在变化极快的股市中把握方向,去芜存菁选好股票,才能在市场中赚到钱。目前A股市场的股票已经超过1800只,而且还会不断扩容。每只股票的基本面不断变化,甚至还会不断增加新的投资品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如何在这个市场上打拼呢?

  法则三: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就是要求投资者摒弃所有的主观分析,认清身处的市势趋向,依趋势而动。在升势中逆势看空或在跌势中顽强做多,肯定会失败。因为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料市场涨跌何时结束,盲目地逃顶或抄底,事后证明不是逃得过晚就是抄得过早。只有认清市场趋向并顺势而为,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法则四:密切跟踪

  通常高价买进是股市操作大忌,但有人这样做,却能赚大钱。不错,市场很多时候都不能用常理去推测。当市场处于强势时,则宜做多,逢低、逢回档、逢强势调整买入;当市场处于弱势时,则应以做空为主,逢高、逢反抽、逢弱势调整时卖出。

  投资者不要自以为聪明,要密切跟踪股价,按可信的交易系统给的信号进出,在买卖时机确认后果断行动。但是,你的交易系统必须符合科学、客观、定性三个要求。“科学”是指每一次交易赢的概率大于80%,“客观”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定性”是指至少能以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

  法则五:灵活操作
 


  一般原则是:对手中一路缩量下跌的弱势股不能长期持有或轻易补仓。弱势股就是成交量较小,换手率偏低,在大盘反弹时其反弹乏力,而大盘调整时又很容易下跌。一旦被界定为弱势股,则对其补仓应慎之又慎。补仓的目的是要尽快将套牢的资金解救出来,在不能确认补仓股后市会走强的前提下,匆忙在所谓低位补仓,风险很大。有的投资者认定在哪只股票上输钱,就一定要在哪只股票上补回来。其实,炒股票就是进行资金游戏,甲股输了从乙股中赚回来效果完全一样。

  法则六:巧用技术

  最近几年,市场上崇尚基本面选股,这在大牛市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看到许多中小散户运用基本面选股,效果仍然不佳。显然,单用基本面选股有失偏颇。股价为什么上涨?有人大量买入。所以,基本面好的股票不一定会上涨,而大涨的股票在技术面上百分之百地好。所以,对于中小散户来说,还是要学一些技术方法,这样操作起来把握更大。

  法则七:捉强势股

  股价低不是买进股票的理由。我们经常看到,强势的高价股比弱势的低价股要安全得多,所以,趋势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和买股依据。当然,这只是炒短线的基本法则。

  法则八:切忌犹豫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投资者在交易时犹豫不决,按照他们的说法是为了避免风险,要谨慎、谨慎再谨慎。殊不知,这是投资者心态不成熟的标志,因为许多时候市场的机会稍纵即逝。在关键时刻患得患失,只能说明他对行情没有充分的把握,或者说功课没有做到家。人生经常需要在关键时刻采取“博”的精神,“博”错了就应及时止损。当然,要在关键时候“博”,不要频繁地“博”。如此,才能最大程度控制和避免风险。

  法则九:把握界限

  短线操作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参与股价走势的调整。长线投资有长线投资的策略和方法,短线炒作也有其短线炒作的思路和操盘手法。股市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长期的投资计划被短期的震荡所震慑,原本计划赚50%以上才出局,却经不起5%-10%的小小震荡而匆忙平仓;而原打算短线炒作,本来每股只想赚1元钱,却因被套而被迫长期投资,以至深套。显然,这是完全缺乏止损意识和投资观念的表现。

  短线就必须短做,有钱赚要走,没钱赚也要走,输钱后更要快走。长线则必须长做,即逢历史新低介入,逢众人抛弃时介入,然后在众人推荐和追涨该股时退出。

  法则十:切勿过量

  投资者在交易时必须根据自身的资金实力量力而行,任何一次买卖都不允许过量。一般来说,刚建仓时,大多数投资者都不会买卖过量。问题出在买卖受损时为了及时解套,许多投资者就忘记了这一原则,频繁做赌徒式加码和补仓的动作。殊不知,股票操作成功的关键是被动地跟踪股价运动,不可妄想自己比市场更聪明。要知道,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投资失败了不要责怪市场不理智,而是自己不理智。

  教你三招:技术性解套技巧

  大盘连续下跌,高位进入股市的股民可谓损失惨重,可是,亏也已经亏了,怨天尤人又有何用?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掌握几招“技术性解套”法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招:曲线“T 0"”。

  适合人群:能把握一定的短线投资技巧且未满仓的投资者。

  招数:顺向“T 0”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当你持有的套牢股票盘中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时,可乘机买入同等数量的该股票,待其涨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将原来被套的该股票全部卖出,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低买高卖,获取差价,降低被套股票的成本。逆向“T 0”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当你手中持有的套牢股票盘中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时,可先将手中被套的该股票卖出,然后在较低的价位买入同等数量的同一股票,从而在一个交易日内实现高卖低买来获取差价。需要指出的是,做盘中“T 0”的前提是对该股票的走势要有较准确的把握,否则反而会加大自己的损失。

  说明:“T 0”对短线操作有一定的要求,没有这种能力的投资者要谨慎尝试,在大盘明显超跌时,成功率较高。此外,能做“T 0”的股票必须是交易活跃、较有“猴性”的。

  第二招:调仓换股。

  适合人群:手里持有大量没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的投资者。

  招数:股市非理性下跌时,往往是泥沙俱下,不少基本面优良的好股票也会被“错杀”,一旦大盘走好,这些股票是最具有反弹力度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手中的股票明显成为弱势股,短期内很难有翻身的机会,不妨忍痛将该股卖出,换成强势股,以新买股票的盈利抵消前者的损失。

  说明:换股前,一定要对所换股票的基本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千万不要再靠道听途说,打听消息。
 


  第三招:耐心等待。

  适合人群:有足够的耐心且不急等钱用的投资者。

  招数:已满仓且深度被套,既不能割也无力补时,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有投资者戏说:“这是输时间不输钱。”应该认识到,未来几年中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应该相信股市总会有一天走出阴霾,迎来光明的。

  说明:只要你手中的股票是一只好股票,只要有足够的耐心,未来获得的收益或许要比那些追涨杀跌的人多得多。

  技术性解套方法虽然不能使你短期内马上解套,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助你早一点获得“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