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买点和三个卖点

(2013-11-04 16:55:55)
标签:

不断

更大

成高

只有

在中

股票

分类: 技术探讨

三个买点和三个卖点

 

 

先看一下有字天书,如果不能理解,我再给各位翻译翻译

 

 

[转载]缠中说禅理论(2) 

         2006-2008上证指数三买、三卖示意图

 

第一类买点:

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一类卖点:

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

第二类买点:

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二类卖点:

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

 

-----------------------

 [转载]缠中说禅理论(2)

 

 

图中所示第一买点是“教你炒股票12:一吻何能消魂”中提到的贵州茅台,“首先要利用男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如果用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就比较接近金山谷的位置。即第一个金叉不买,第二次5日均线向下突破10日线后形成一个背弛,这就是第一买点。

第二买点的问题,“而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女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 所谓女上位就是短期均线在上,图中所示的5日线在上,10日线在下所开成的低位,就是第二个买入点。

 

    但必须指出的,并不是说这两个买点一定没有风险,其风险在于:对于第一个买点,把中继判断为转折,把背弛判断错了;对于第二个买点,把转折判断成中继。这些都构成其风险,但这里的风险很大程度和操作的熟练度有关,对于高手来说,判断的准确率要高多了,而如何成为高手,关键一点还是要多干、看参与,形成一种直觉。但无论高手还是低手,买点的原则是不变的,唯一能高低的地方只是这个中继和转折以及背弛的判断。

     明白了这一点,任何不在这两个买点买入的行为都是不可以原谅的,因为这是原则的错误,而不是高低的区别,如果你选择了这个买卖系统,就一定要按照这个原则了。买的方式明白了,卖就反过来就可以了,这是十分简单的。一吻而消魂,学会这消魂之吻,就能在动荡的市场中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相应的均线的参数可以根本资金量等情况给予调节,资金量越大,参数也相应越大,这要自己去好好摸索了。这点,对于短线依然有效,只是把日线改为分钟线就可以了。而一旦买入,就一直持有等待第一个卖点,也就是女上位缠绕后出现背弛以及第二个卖点也就是变成男上位的第一个缠绕高点把东西卖了,这样就完成一个完整的操作。

 中枢  

 

    什么是要中枢?所谓中枢就是传统技术分析上的横盘或者说是箱体整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大同小异。股价的走势无非就三种,上涨、下跌、横盘。 

 

   横盘 ——又称盘整,横盘是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波动幅度小,无明显的上涨或下降趋势,股价呈牛皮整理,该阶段的行情震幅小,方向不易把握,是投资者最迷惑的时候。横盘的出现不仅仅出现在头部或底部,也会出现在上涨或下跌途中,根据横盘出现在股价运动的不同阶段,我们可将其分为:上涨中的横盘、下跌中横盘、高位横盘、低位横盘四种情形。(如图)

[转载]缠中说禅理论(3)

 

图中的方框内为上证指数2007年1月和6月在3000点和4000点时的两次横盘整理,这是上涨行情中形成的横盘整理,为什么会横盘?举个例子,如果把上证指数6124比作一座高峰,那么我们爬到3000米和4000米的时候,两次就地休息,休息是为了爬得更高或者盘算还有没有能力继续爬下去,也有可能一休息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如果休息后没有就地挂掉,就肯定会继续爬山或者掉头下山。

 

1、横盘就是上涨、下跌中途的休息,往后还将继续原来的目标即是上涨或下跌,直到完成目标为止。

 

2、横盘就是上涨、下跌中的转折,上涨后经过横盘,如果爬山者认为自己体力不支,于是选择下山,这时就形成:上涨+横盘+转折。同理推断:下跌+横盘+转折

 

3、低位横盘、高位横盘:就是爬到山顶或回到山脚后就地休息。

 

理解了横盘那么中枢就容易理解了。看作者对中枢的定义: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就叫做缠中说禅走势中枢。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在实际之中,对最后不能分解的级别,其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义为至少三个该级别单位K线重叠部分。一般来说,对实际操作,都把这最低的不可分解级别设定为1分钟或5分钟线。具体的计算以前三个连续次级别的重叠为准。注意,次级别的前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完成的走势类型,在次级别图上是很明显的,根本就不用着再看次级别下面级别的图了。

 

如此简单的一个横盘整理,作者本人却解释得如此的复杂,连图也不配一个,非学习者愚笨,而是传授者大意也。“这里有一个递归的问题,就是这次级别不能无限下去。”这句话更好理解了,意思就是横盘不可能永远继续下去,无穷无尽,除非爬山者就地埋葬,否则他肯定面临选择,是继续上山还是回头下山。

 

  中枢形成的三段的方向是怎么开始的,不是随便三段就是的。如果是向上的走势,里面的中枢一定是下-上-下的,向下的相反。请看下图:

 

http://www.17xie.com/i/1498/0019d34322

 

于是产生三条定理: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首先,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注释:在同一个高度上,两个以上的中枢其本质上都只是算作一个中枢,比如:你在3000米休息30分钟,是一次横盘,那么你在3000米休息60分钟或者90分钟也只是一次横盘,而不能算2次或才3次横盘。)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请看上面上证指数3000点和4000点的两次横盘,除了方框外共有3根上升的直线将方框连接,这三根直线肯定不会是同级别的中枢,因为走势只有三种类型,上涨、下跌、和横盘。)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当且仅当你离开3000米休息的时候,3000米的横盘就结束了。如果说你在3000米上徘徊不定,你必定还是在横盘当中,如果你下定决心离开3000米,无论你是向上或是向下,这个3000米的中枢随即宣布结束。)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一:在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前,该级别走势类型将延续。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所谓级别是指K线图的时间级别

-----------------------

 

 中枢的形成无非两种,一种是回升形成的,一种是回调形成的。在中枢的形成与延伸中,由与中枢形成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例如,回升形成的中枢,由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区间重叠确定。这些与中枢方向一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称为Z走势段。相应的高、低点分别记为gn、dn,定义四个指标,GG=max(gn),G=min(gn),D=max(dn),DD=min(dn),n遍历中枢中所有Zn。再定义ZG= min(g1、g2),ZD=max(d1、d2),显然,[ZD,ZG]就是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区间。

http://www.17xie.com/i/1498/328bc9d3b9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一: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换言之,若有Zn,使得gnZG,则必然产生高级别的走势中枢或趋势及延续。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中心定理二:前后同级别的两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后ZG<前ZD且后GG〉=前DD,或后ZD〉前ZG且后DD=<前GG,则等价于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

--------------------

 

 

1.走势中枢的延伸:等价于任意区间[dn,gn]与[ZD,ZG]有重叠。这种情况下,所有围绕走势中枢产生的前后两个次级波动都必须至少有一个触及走势中枢的区间。否则,就必然产生一个新的三次连续次级走势类型的重叠部分离开原来的走势中枢,这与走势中枢的延续矛盾。


   http://www.17xie.com/i/1498/328bc9d3b9[转载]缠中说禅理论(3)

2.走势中枢的新生:即形成趋势。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DD等价于下跌及其延续;后DD〉前GG等价于上涨及其延续。不断产生新的走势中枢并相应围绕波动互不重叠而形成趋势。

 

http://www.17xie.com/i/1498/0185679d94

3.走势中枢的扩展:即形成高级别的走势中枢。“前后同级别的两个走势中枢”,后GG〉=前DD;  后DD=<前GG。一个走势中枢完成前,其波动触及上一个走势中枢或延伸时的某个瞬间波动区间,由此产生更大级别的走势中枢。围绕新的同级别走势中枢产生后的波动与围绕前中枢的某个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http://www.17xie.com/i/1498/1c4ce46bd9


  背弛

 

理解“背弛”之前一定要先理解传统技术分析的“背离”。


技术指标的背离:通常分为顶背离低背离

顶背离:价格创新高而指标没有创新高为顶背离。低背离:价格创新低而指标没有创新低为底背离。

 

就MACD为例:

MACD顶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升高,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上升,而是逐波下降,与股价走势形成向顶的背离。预示股价即将下跌。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上向下穿过MACD,形成两次死亡交叉,则股价将大幅下跌

 

MACD底背离:当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如果此时出现DIF两次由下向上穿过MACD,形成两次黄金交叉,则股价即将大幅度上涨。

 

 


    在几乎所有的技术指标功效中,都有一种背离的功能,也就是预示市场走势即将见顶或者见底,其中MACD、RSI和CCI都有这种提示作用。以MACD为例,从理论上讲MACD与股价(指数)顶背离与底背离是不可能长久的,行情迟早要发生逆转。但MACD与股价(指数)顶背离后还有顶背离,你不知道它何时才会发挥作用促使股价(指数)见顶回落;同样道理,MACD与股价(指数)底背离后还有底背离,你也不知道它何时才会发挥作用引发股价(指数)见底回升。因此,一见到它们顶背离就贸然做空,或一见到它们底背离就贸然做多,都会为此付出代价,尤其是在它们底背离时去抄底风险更大。
------------------------

缠中说禅的背弛定义:

   如何判断“背驰”?首先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力度: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吻即均线的交叉、粘合、缠绕)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按这个定义,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唯一的缺点是必须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断,这时候,走势离真正的转折点会已经有一点距离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
 

还有一种方法,技巧比较高,首先再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当下与前一“吻”的结束时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形成的面积除以时间。因为这个概念是即时的,马上就可以判断当下的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与前一次缠中说禅趋势平均力度的强弱对比,一旦这次比上次弱,就可以判断“背驰”即将形成,然后再根据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的距离,一旦延伸长度缩短,就意味着真正的低部马上形成。按这种方法,真正的转折点基本就可以完全同时地抓住。但有一个缺陷,就是风险稍微大点,且需要的技巧要高点,对市场的感觉要好点。


 

纯粹的两条均线的K线图,就足以应付最复杂的市场走势了。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看图能力,可以参照一下技术指标,例如MACD等,关于各技术指标的应用,以后会陆续说到。

 

-----------------------

MACD对背弛的辅助判断

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注意, 图中A的箭头画穿界了,小问题也无改的必要。

 

用MACD判断背驰,首先要有两段同向的趋势。同向趋势之间一定有一个盘整或反向趋势连接,把这三段分别称为A、B、C段。显然,B的中枢级别比A、C里的中枢级别都要大,否则A、B、C就连成一个大的趋势或大的中枢了。A段之前,一定是和B同级别或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而且不可能是一个和A逆向的趋势,否则这三段就会在一个大的中枢里了。

 

归纳上述,用MACD判断背驰的前提是,A、B、C段在一个大的趋势里,其中A之前已经有一个中枢,而B是这个大趋势的另一个中枢,这个中枢一般会把MACD的黄白线(也就是DIFF和DEA)回拉到0轴附近。而C段的走势类型完成时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向上的看红柱子,向下看绿柱子)比A段对应的面积要小,这时候就构成标准的背弛。

 

 

----------------------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

总结:其实所谓的背弛,说起来非常复杂,无非就是在高位的时候短期均线向下穿破长期均线的那一个时刻。复杂得离谱的所谓的背弛本质上没有能够脱离葛兰威移动均线买卖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