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为了规则(交易系统研究系列文章之五)

(2013-08-25 11:06:47)
标签:

仓位

技术研究

不存在

成了

心愿

股票

分类: 技术探讨
一切为了规则(交易系统研究系列文章之五)
    研究技术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交易,这一点在《技术研究的本质目的兼谈点和面的关系》一文中说的较多。但一不留神,就容易在学习中把一些技术当成了未来必定发生的算命工具;又或者,学习技术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未来会涨到哪里,对止损的论述却不留意。
    国外的好一些的技术书籍,其实讲的都是交易规则,到了中国,我们就把它们神化成为精确的技术。试举双穿为例,老帝把双穿定义成一种交易信号,并对双穿之后的几种变化进行了罗列,对于双穿之后的入场离场条件也写明白了。好了,这个双穿到了我们国内人的手里马上变味,变成了只要双穿就会大跌大涨,成了预测工具了。
    而国内的一些技术书籍,尤其是一些图谱类的书籍,也喜欢神化书中的技术,象海豚张嘴、深海炸弹、弓形、金边金角、仙人指路、芙蓉出水等等,都是围绕一个形态列几个图,说,出现了这种信号你就买吧,你看过去都验证了。而对意外情况则较少提出防范措施。当然国内书籍也不全是这样,也有好的。
    比较国内外著书者的风格,我们可以知道,国外人注重规则,而国内人注重预测。这反映了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的差异。
    忘了哪本书上说的了:试图比市场聪明是一种高级弱智。这是国内人写的一句话,这是可喜的,说明我们的技术研究者正在走向成熟。我们就以江恩为例吧。江恩预测小麦价格那次,震惊全美,至今被人称道。但我们看江恩最后写的《华尔街45年》,他写了24条永恒的规则,假设他真的永远能做到何时何价,他还需要这些永恒规则干什么?这些规则里就有止损、永不对冲等法则。他也有止损的时候!他也不是神!更何况据说江恩只留给他儿子10万美金(此事颇有争议,有说他赚了几千万但都捐给慈善机构的,也有的说他最后确实挺失败的,很容易考证的一件事情,至今没见到定论)。
    这真的是一个怪圈:按理说,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市场无法持续性地精准预测其价位和时间,但几乎多数研究技术的人都在试图发现最神奇的东西。在市场上,交易型的博文写作者远不如预测型的写作者受到欢迎。同样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预测者经常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对的时候是活神仙,错的时候变成鬼怪。我们买股票书籍的时候常常发现封面作者战绩上写着此人曾经神奇成功预测某次点位,精度只差零点几;博客的自我介绍里也会吹一吹类似的事情。于是我们怀抱着他会一直准的美好心愿买下他的书籍、阅读他的博客,最后得出的结论肯定是惊人地一致:这个世界上真的不存在神。
    所以我重视交易系统要高于重视预测。这一点也容易引起争议:你交易不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吗?是的,我是建立在了预测的基础上,但预测是整个交易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按预期方向运行和违反了预期运行,都有相应的规则与其对应!没有“一定”的事情!比如说你说你明天一定会吃午饭,真的一定吗?就没有任何意外发生?
    当然我没有任何贬低预测技术的意思,没有预期,就谈不上时间计划、空间计划,我的意思是,不要走火入魔。
    我的建议是:学习任何技术,围绕“买点、持股时间、预期空间、止损、仓位”这5条买股票时最基本的、必须考虑的事情去学习,补充自己的交易系统。如果你学的技术跟以上5条没有任何关系,劝你别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