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送转后还能涨的四大规律

(2013-05-02 09:10:00)
标签:

交通运输

月份

角度

机械设备

数据

股票

分类: 技术探讨
高送转后还能涨的四大规律
高送转就像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里,高送转本身并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额外收益。但A股市场上,具备高送转预期的个股通常会受到追捧。
  很多投资者认为,送转后股价较低,容易拉升填权。而实际上,预期兑现后,迎来的往往是阵痛。
  在过去的19年中,共有375只个股合计高送转433次。观察除权后3个月内的走势可以发现,送转除权后走势多是冲高回落,超半数高点出现在第1个月。送转后1个月收盘价较除权价下跌的共有276次,占比超过六成。
  其中32只个股高送转后除权价便是1个月内最高价。而1个月内上涨的次数只有155次,概率为36%,且未能在1个月内填权。
  我们对以往实施过高送转的股票进行分析发现,除权后1个月呈上涨趋势的情况往往发生在牛市中,且送转前大幅上涨的个股送转后依旧上涨的概率较大;有色金属及综合类个股更容易上涨;除权后涨幅较大的个股,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多为个人,机构持股比例较小。

  市场处在牛市氛围
  个股高送转后的走势,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深发展A在1996年5月27日实施每10股送5股转5股后除权,此后1个月该股上涨66.6%,涨幅最大时超过70%,当时大盘正处于一轮大牛市中。路翔股份以及漳泽电力送转后1个月涨幅也在50%以上。这两次高送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出现在牛市时期。
  实际上,纵观433次高送转,除权后1个月上涨的情况多数出现在牛市中。在155次高送转后1个月上涨的情况中,发生在牛市时期的共有112次,占比超过七成。此外,还有1次出现在2005年6月熊转牛期间,有3次则出现在牛转熊期间。如果把衡量标准降低,
从上涨情况看,不管是在牛市还是熊市,高送转后1个月,多数个股跑赢同期大盘。

  个股已具上升趋势
  除了市场环境影响外,除权前上涨的个股,除权后上涨的概率较大。
  剔除缺失数据的个股后,高送转个股除权前上涨的共有252次,其中除权后上涨的共有103次,概率为41%;除权前涨幅超过50%的次数共有45次,其中除权后上涨的概率上升至近45%.
  而除权前下跌的次数共有144次,在这一样本中,除权后上涨的概率不足三成。所以说,送转前处在上升趋势中的个股送转后相对更容易上涨。
  换个角度来看,剔除缺失数据的个股后,高送转后上涨的个股,超过七成在除权前也呈上涨走势。其中深发展A在1996年中实施高送转前已上涨超过135%,送转后一个月继续上涨66.6%.

  机构持股比例较小
  对除权后涨跌幅前10位的高送转股进行分析后发现,涨幅居前高送转股,送转时机构持股比例较小,个股大股东较多。相反,跌幅居前的高送转股,送转时前十大流通股东多为机构。
  根据Wind资讯数据,在涨幅前10名的个股中,剔除缺乏数据的5只后,其余5只送转时机构持股比例不超过20%,其中2只机构持股比例在15%以下,最小的只有0.53%.
  在这5只个股中,送转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个人股东超过半数的有3只,其中江淮动力2006年6月实施高送转时,前十大流通股东全为个人。路翔股份在2009年4月份实施高送转时个人股东占7席,机构持股比例只有14.52%.
  而在送转后跌幅前10名的个股中,剔除缺乏数据的2只个股后,其余8只个股送转时前十大流通股东普遍多为机构。
  其中獐子岛在2008年实施送转后1个月下跌超过50%,送转时机构持股比例超过60%,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仅1席为个人。福耀玻璃在2008年中实施送转时机构持股比例接近50%,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并没有个人股东。

  两行业上涨概率大
  我们发现,23个申万一级行业均出现过高送转个股。在这些行业中,有色金属以及综合行业高送转个股除权后上涨概率较大。
  在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有色金属类个股出现过18次高送转,其中11次在送转后1个月上涨,概率超过60%。综合类个股出现过14次高送转,送转后上涨8次,概率达57.14%。此外,商业贸易及餐饮旅游类个股高送转后上涨的概率均为50%.
  虽然化工、医药生物以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出现送转后上涨的次数均在15次及以上,但由于这些行业高送转的次数较多,实际上涨的概率并不高。
  另一方面,采掘、家用电气以及房地产类个股高送转后下跌的概率均超过八成,下跌概率为所有行业之首。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轻工制造、信息设备以及交通运输类个股高送转后下跌的概率也超过七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