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五重阶梯
(2013-12-16 11:47:18)
标签:
摄影的五重阶梯摄影知识网络摘编杂谈 |
能把你想说的事,通过照片说出来。
这个层次,经过一定的摄影训练实践,一般都能达到。
看到的一片好风景,准备吃的一道菜,见到一个漂亮姑娘,拍下来,不管是相机还是手机,这事说起来容易,其实也不容易。
需要有基本的构图技巧,光影的基础知识,能突出视觉重点,不该糊的时候不能糊。这样的照片,已经具备摄影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是不同于文字语言,而是通过图像的组织,说出你自己想说的话。
对这样的照片,你通常得到的评价会是:“这地方真美!”“这姑娘真漂亮!”“看起来好好吃好想吃!”
要判定这样的好照片很简单,发到微博微信上,不要打一个字,看看大家是不是明白你想说什么。
开始注重拍摄方法和角度,能通过摄影技巧,把一个平淡的地方拍得光彩夺目,比如会找些花做前景拍风景,会用长焦大光圈和反光板拍美女,慢门拍流水等等。如果拍不好,还会使用后期工具不停加工。
这种漂亮照片有可能被展出,获奖。其不足在于,如果不署名,没人想象得出来是你拍的。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都会在这个阶段止步,慢慢丧失拍摄的兴趣,或终生兴致勃勃地拍摄漂亮而无个性的照片。
对于这样的照片,你得到的评论会是:“你拍得真好看!”“哇,你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相机镜头和参数?”
然而,真正的摄影师,是一个和真正的画家或诗人还稀少的群体。要获得摄影师的称号,不能靠沉重的摄影包、散乱的长发、塞满配件的摄影背心或爽朗的大笑,您得有自己的风格。
在具备能让照片美丽的基础上,摄影师会探索属于自己的摄影风格和语言体系,客户们也会因为你的独特风格而来光顾。
当然,事实上每个人的拍摄都会有自己的个性,照片里有自己想说的话,但是这些个性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因此你必须先得让自己的内心非常美好,照片才会美好起来。
当然阴暗起来也可以,这世界也有很多阴暗的人。
这阶段能得到的评价是:“一看就是你拍的!”“不光漂亮,也很有意境呢!”“哇,好创意!你是怎么想到的?”
拍摄这类照片的,通常是从一个成功的摄影师蜕变而来,他们厌倦了迎合读者,于是开始试图构造服从自己内心的语言体系,有些还相当艰深复杂。
这类照片通常会对传统摄影体系充满挑衅,有时简直是难以理喻,然而如果你耐心看,也许能发现偶然其中的必然。
当然也常会有一些飞越前三个阶段的天才出现,然而英才总被天妒,我常看见这些人闪耀一会就消失了,可能是因为得来太容易吧。
这个阶段,观众群会产生极大的分裂,有些人看到会为之震撼感动入迷,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这个跟欣赏水平通常无关,而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有关。
现在活跃在摄影学术界,经常获奖或展览的人,基本属于此类,因此也会有很多人抱怨看新锐摄影展看不懂。但有一点毋容置疑的,这些人都是狂热者,是用生命在拍照,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努力。
通常得到的评价是:“不明觉厉!”“这张照片深深打动了我,我盯着它看了一个下午。”
这类照片有些会成为时代经典,更大部分会随时光流逝而消失。他们都在成为第五境界的照片而努力。
没人知道,未来的历史,会为我们这时代留下怎样的照片,因此,我也说不出什么。
也许罗兰•巴特的“刺点”理论会有帮助,他认为一张照片拍下后,观众的解读是多面的,摄影师试图表达的主题,往往会被忽略,而照片上的无关重要的细节,往往会引起更大的兴趣,这就是照片的刺点(哦,对了,这种现象在网络上被叫做:找亮点)。
能够对这个时代有清晰的认知,而故意留下许多给后人看的刺点,是一种值得建议的尝试。
当然,这一点难之又难,尤其对于许多只是热爱把玩相机的人来说,所以,随他去吧。
这样的照片,得到的评价可能会是:“你这张照片拍下了这个时代。”“许多年之后,我还记得你那张照片,那是属于我们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