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钟山记

(2013-12-15 05:28:19)
标签:

石钟山记

江西九江

旅游

 

石钟山记
1.

 

石钟山记
2..


石钟山记
3.


石钟山记
4.


石钟山记
5.


石钟山记
6.


石钟山记
7.


石钟山记
8.


石钟山记
9.


石钟山记
10.


石钟山介绍

 

     石钟山位于湖口县鄱阳湖出口处。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仅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尤以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夜泊山下,并撰写闻名天下的《石钟山记》而相得益彰。

    在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即湖口的东南岸,巍然耸立着石钟山。它虽然高不过50余米,但危崖临流,峻峰壁立,由船上仰视,如与天相连,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m。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登两山远眺,襟带江湖,波光浩渺,天高水远,洲渚回合,展现出“水分林下清冷浪,山峙云间峭峻峰”的独特景观,气势雄伟磅礴。

    石钟山傲然屹立于长江鄱湖之滨,风景雄奇秀丽,居高临下,犹如一把锁挂在湖口“门”前,号称“江湖锁钥”,自古即为军事要塞。登至山顶,可远眺庐山烟云;又可近睹江湖清浊,“鄱湖接近长江处,二水相交奇景生;澈液浑流互排斥,浊清界线见分明”,长江、鄱湖的汇合处,水线分明,江流混浊,湖水碧清,以截然不同的水色“划”出了一条奇妙的界线。甚称鄱湖一大奇景。

   石钟山吸引着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至,留下了许多诗文题记。如唐代李渤,宋代苏轼、陆游,元代文天祥,明代朱元璋,清代曾国藩等。郭沫若曾留诗《登湖口石钟山》于此,特别是左河水题咏的:“匡庐侧伴警钟嗔,声慑江湖净混分。天下赃官忧此过,清廉浊腐现真身。”之句更吸引游客的兴趣。石钟山可谓自大文豪苏轼夜乘小船,泊于绝壁之下,探访石钟,写下了著名的《石钟山记》,成为后来脍炙人口的佳篇名记之后,游客不断,诗文不绝。(文字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亚记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