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利水电工程(五)小浪底水利枢纽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华夏文化。但在历史上也洪水灾害频繁,给沿黄地区人造成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黄河,并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4
年 10
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几代水利人肩起了改造黄河的重任。在黄河干支流上修建起多座控河大坝和水库,取得了很大成绩。
《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特种邮票
从20
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黄河规划委员会又重新制订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形成了全河综合治理的开发利用的完整工程体系,使我国的治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龙羊峡到小浪底的干流河道上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大中型水电站、水利枢纽共
14
座,形成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梯级水电站群。黄河的防洪减灾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古老的黄河焕发了青春。
《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特种邮票小型张《小浪底水利枢纽》
2002年6月8日,为了展示中国人民治理和开发黄河水利资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特种邮票,全套四枚和一枚小型张,其中小型张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洛阳市以北
40
公里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为孟津与济源两县的交界点。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和发电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
1991 年 9 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1994 年 9 月 12 日主体工程开工,1997 年 10 月 28 日大河截流,1999
年底首台机组发电,2001年 12 月 31 日全部竣工。控制流域面积 69.4 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2.3%,水库总库容
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 51 亿立方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高 154 米,长 1667 米,水库面积
272平方公里,电站安装 6 台 30 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 51
亿千瓦小时。该工程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显著的社会效益,宏大的工程规模,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受到中外水利专家的关注。工程建成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
60 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