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中国民族(三十二)
仫佬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民族差别与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民族形式构成了不同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特点形成民族间的差别。承认民族差别的存在,正确对待民族差别,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因民族差别而产生的民族矛盾,是极其重要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仫佬族》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仫佬之名,元代史籍已明确记载,称“穆佬”“木娄苗”“木娄”等。明、清以后,相继以“木老”“木佬”“姆佬”等名称见于史册。1956年,经过民族识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仫佬族。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南语、侗语非常接近。绝大多数仫佬族人兼通汉语,部分还会说壮话。仫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人口为20.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贵州省也有分布。仫佬族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崇信多神,民间信仰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道教和佛教也有较深的影响。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这是因为仫佬族除了拥有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秋社、中秋、重阳、灶王节等当地壮族、汉族共同的节日外,还有不少带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依饭”节也叫“喜乐厚”“祖先愿”、“贺香火”等,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每逢立冬后“吉日”举行。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三间并列的平房。屋宅建筑形式大都一个格式,一户住宅七个门,大门、中门、后门和四个房门。堂屋中间墙壁置“香火”。左侧门边挖地砌地炉,地炉烧煤,是仫佬人家特有的取暖、烧火的生活设备。衣服尚青色,妇女仍穿统裙,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饰以耳环、手镯、戒指。男着对襟唐装。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五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全套五十六枚,分别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的风采。这套邮票是中国邮票发行史上一次发行枚数最多的一套邮票,其中,第三十二枚为“仫佬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