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中国民族(七)
彝 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民族差别与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民族形式构成了不同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特点形成民族间的差别。承认民族差别的存在,正确对待民族差别,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因民族差别而产生的民族矛盾,是极其重要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彝族》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其分布形式是大分散,小聚居。人口为871.5万人,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手工艺和音乐舞蹈艺术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源渊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表意音节文字。世界上表音文字较多,表意文字却只有5种,发展到16世纪后,表意文字只剩下中国的汉文和彝文独放异彩。现存彝文单字多达一万余个(包括异体字),其中常用的基本字有1000个左右。彝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其族名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纳苏拨、撒尼拨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乐器有葫芦笙、口弦、月琴、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颇具特色,分集体舞和独舞两类,动作欢快,节奏感强,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彝族逢年过节,或贵客登门,主人要杀鸡宰羊甚至杀猪待客。同时,他们杀牲不用刀,杀鸡鸭用手捏死,杀羊、猪等较大家畜则用木棒等捶击头部,于是俗称“打牲”,主人要请客人先验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意和对客人的尊敬。烹煮时,主人把剁成拳头大小的肉块下锅炖煮。吃起来又鲜又香,因肉块似砣,又因用手托着吃,故曰“砣砣肉”。彝民嗜酒,男女老少皆能饮酒,喝酒时,常先把酒倒进大碗里,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一碗酒。于是,人称彝家这种喝酒方式为“转转酒”。彝族民居多为土掌房,“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先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上方,以篾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食物之用。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彝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元谋县发现了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并发现了打制石器和用火的痕迹,证明元谋人不但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还掌握了用火的技能。彝族人民生活在自然风光绮丽,山清水秀,与浓郁的彝族风情融为一体环境中,使彝州这片大地成为别具一格的旅游观光胜地。
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进步,成为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五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纪念邮票,全套五十六枚,分别展现了五十六个民族的风采。这套邮票是中国邮票发行史上一次发行枚数最多的一套邮票,其中,第七枚为“彝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