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上的民居(十六)
台湾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民居》普通邮票《台湾民居》
台湾的典型民居,是以前埋后后、坐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后,且白石红砖双翘脊加燕尾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居住建筑,而为人们所熟识。其实,无论是从建筑风格或样式、布局或构成的形式上看,或者是从建筑观念思想、风俗意识等的内涵上论,都是源于海峡对岸闽南,迄今的两岸民居建筑遗存,尚可找到这一脉络的传承关系。台湾民居的基本形态是三合院、四合院。农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广场可晒农作物。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则多用四合院,有门厅与正厅的缓冲,秘密性较高。“白石红砖红瓦”是台湾民居中台基、墙身、屋顶这三段普遍的造型模式。“台基”用当地产的白石砌成,像是前埕的延伸,一直向上延伸,通常延伸至墙裙。白石是坚硬的花岗岩质地,因此台基给人稳固、坚实的视感效果,而且有利于多雨、潮湿地区的防雨、防潮。
建筑题材的邮票,特别是系列邮票,在我国并不多见。民居邮票显示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人的睿智。邮票是1986年国家邮政发行的普23组第12枚,本组邮票共14枚,均在1986年4月1日至12月25日分9次发行完毕。本枚邮票是1986年4月15日正式发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