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上的民居(十五)
山西民居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民居》普通邮票《山西民居》
山西民居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就是当地乡民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过程。山西地理环境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不了解这些特点就不能真正全面系统地了解山西民居的本质。构成地理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山西历史悠久,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文地理环境异彩纷呈。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构筑方式来看,主要分为窑洞式和砖木结构式两种类型。窑洞式民居又可分为黄土窑洞和砖石窑洞二种。黄土窑洞主要分布在山区,这种构筑方式经济适用、施工便捷,是山西民居的重要形式。用砖石砌筑拱券窑洞,大致成熟于元末明初,平面以一字形、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砖木结构的民居分布于河流谷地的平原地区,这里黄土丰厚,煤炭资源充足,可以用来烧砖制瓦,为砖木结构民居的建造提供了建筑材料。山西现存最早的砖木结构民居,是位于高平市中庄村的元代姬氏民居,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实例。山西民居以土坯大砖为建筑材料,常为瓦房。瓦房的布局、结构一般以三间为主,院墙和房屋形成四合院,院墙大门和房顶都建有独特的装饰。山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
建筑题材的邮票,特别是系列邮票,在我国并不多见。民居邮票显示了我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先人的睿智。邮票是1990年国家邮政发行的普26组第二枚,本组邮票共三枚,均在1990年9、11、12月分3次发行完毕。本枚邮票是1990年9月20日正式发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