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世界中的古代名人(十五)
张 骞
为了纪念中华民族历代名人,我国邮政曾先后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专题邮票,同时还发行了一系列的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面,我们已经逐一欣赏了方寸世界中的古代科学家、文学家,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方寸世界中的其他古代名人。
《张骞》特种邮票
张骞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
。他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张骞》特种邮票小型张《张骞像》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张骞在朝廷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他“为人强力,宽大信人“
。即具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并能以信义待人的优良品质。这正是张骞之所以能战胜各种难以想像的危难,获取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楚汉战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乘机扩张势力,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奴隶主政权和强大的军事机器。建元二年(前139年),为了联合西域诸国讨伐匈奴的侵略扩张,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队,全部被抓获。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在匈奴一直被扣留了十年之久。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回汉朝。从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发,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归汉,共历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这个报告的基本内容为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详实可靠的记载,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特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300多名随员,携带金币丝帛等财物数千巨万,牛羊万头,第二次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一是招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故地,以断匈奴右臂;二是宣扬国威,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使之成为汉王朝之外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经常互派使者,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由于张骞等人的沟通,此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传入,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胡萝卜和地毯等传入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织品、金属工具等,传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张骞从长安出发的时候,整个世界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就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1100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双脚,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在张骞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张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同时,也通过他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为中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7年9月20日,为弘扬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坚韧和开拓精神,国家邮政发行了一套《张骞》特种邮票,全套2枚和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凿空西域”“开辟丝路”,小型张图案名称为:“张骞像”。“凿空西域”画面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骞摆脱匈奴长年囚禁后仍心系使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畏艰辛继续前行的场景。
画面中张骞侧身而立,以凌乱的头发、陈旧的衣衫,刻画了他当时的窘境。但他虽然落魄异国,仍手执节杖,心系大汉,遥望故土,集孤独、惆怅、忠诚和悲呛于一身;背景辅以为荒凉的大漠,远去的大雁,落日的余晖,既点明了张骞所处之地,又烘托了张骞此时此刻的心绪。“开辟丝路”画面以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背景,描绘了张骞以汉朝中郎将的身份到访西域,与西域各国政权建立友好关系的场景。
画面中穿着考究的张骞,正在以汉朝使节的身份递交国书;彼此和颜悦色,体现了友好往来的氛围。华丽的拱门与柱子,非凡的服饰与形象,加上持节的卫兵,都在彰显着异域的环境、隆重的场面和张骞二度出使的成功,进而昭示了开拓丝路的始成。小型张“张骞像”画面以张骞为中心,采取仰视的构图,表现张骞宣读诏书代表汉王朝行使权利的瞬间,背景为典型的汉代建筑群,寓意着张骞之所以成功西使,开辟丝路,强盛的汉王朝是有力的支撑,展现了晚年张骞的英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