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现代科学家(十一)——张孝骞

(2024-07-30 17:46:37)




           中国现代科学家(十一)——张孝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行以我国现代科学主题的系列纪念邮票,不仅有助于让科学家受到全社会尊重,充分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中国现代科学家(十一)——张孝骞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纪念邮票

  为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时隔2年,我国邮政在1990年10月10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基础上,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四枚邮票分别描绘了数学家熊庆来、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临床医学家张孝骞的风采。其中第三枚为临床医学家“张孝骞”。

  中国现代科学家(十一)——张孝骞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纪念邮票《张孝骞

   张孝骞(1897-- 1987),湖南长沙人。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曾任湖南湘雅医学院院长、协和医院内科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等职。他长期从事内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一生确珍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每一个病例都是一个研究课题”,这是张孝骞的一句名言。他严细成风,善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病例,精琢细磨,反复推敲,博览群书,精深钻研,然后才提出诊断意见。作为一个杰出的临床医学家,从1921年7月开始看病,到1986年7月看最后一个病人为止,在整整65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在临床诊断中显示出极为高超的技术,拯救了无数的重危病人。他特别善于正确诊断疑难病人,纠正误诊,使很多病人“起死回生”。有的病例在世界上只发现过几例。他自己对待病员的态度,历来是亲切和蔼,工作极端耐心和仔细。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级干部;无论是熟悉的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他都一视同仁。他认为只有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医德,才是医务人员精研医术的强大动力。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所以,他才能做到他一贯主张的“勤于实践,反复验证”。他重视书本知识,把很多业余时间都用于在图书馆看书刊,跟踪医学的发展前沿,同时他更强调临床实践。他告诫他的学生,临床的基点要放在观察每一个具体的病人上。书本只是间接经验,其中不少仍需实践检验,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原则。邮票画面描绘了形象慈蔼、亲切的张孝骞面容;他带领青年医生查房的背景图案被处理成淡绿色,暗含拯救生命、妙手回春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