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学家(三)——吴有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科技工作,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家,他们以坚定的爱国主义和顽强的探索精神,勤奋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发行以我国现代科学家为主题的系列纪念邮票,不仅有助于让科学家受到全社会尊重,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也有利于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
《中国现代科学家(一)》纪念邮票
为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辉煌业绩和伟大精神,1988年4月18日,国家邮政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一)》系列纪念邮票第一组,拉开了我国现代科学家系列邮票的序幕。第一组全套四枚,分别展示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物理学家吴有训和数学家华罗庚的风采。其中第三枚为物理学家“吴有训”。
《中国现代科学家(一)》纪念邮票《吴有训》
吴有训(1897--1977)字正之,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1920年6月,吴有训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
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讲师,师从康普顿教授;
1945年十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吴有训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
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时,,他就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康普顿合作,研究了近代物理学中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贡献;吴有训经过艰苦细致的研究,证实了康普顿的理论,有人因此把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回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从50年代以后,他致力于科学组织工作,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他为中国物理学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学者都曾是他的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