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十五)——苏 颂
英国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在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史的书中,提到过,“至少在文艺复兴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也正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束缚着,使我国虽然在科学方面启蒙很早,但是却在很多方面被束缚着。在我国夏、商、周时代已经出现了青铜铸造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更是“百家争鸣”景象繁荣。包括《墨经》、《山海经》、《黄帝内经》等,这些天文地理,人文科学,医学,植物的知识论谈,打开了我国通往希腊、罗马的道路。而到了汉代以后,我国的古代科学技术技术已经基本成型。
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四大发明,对世界人类文明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也正是这卓越的成就造成我国固步自封。很多东西始于中国,却被他国加以创造利用,最后成为攻击我们的武器。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四组)》纪念邮票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树立古代科学家的丰碑,国家邮政在1980年11月20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基础上,时隔二十二年,于2002年8月20日发行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第四组)》纪念邮票,全套4枚,分别展示了扁鹊、刘徽、苏颂和宋应星的光彩。其中,第三枚为宋代天文学家“苏颂”。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四组)》纪念邮票《苏颂》
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宋代泉州南安(今福建厦门同安)人,后来迁居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一带)。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他23岁时考中了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员、刑部尚书、礼部尚书,73岁时拜为宰相。苏颂学识广博,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星相易卜、农医本草,无不精通,尤其在药物学、天文学和机械制造学等方面成就卓著。他曾组织一批优秀的学者完成了《开宝本草》的增补工作,共收药物1082种,称为《嘉佑补注本草》。还校订了《灵枢》、《素问》、《外台秘要》等医书,又编著了我国古代有名的《图经本草》21卷。他编写的《新仪象法要》一书,附有3种天文仪器的全图、分图、详图60多幅,图中绘有机械零件150多种,是一套我国现存最早的十分珍贵的机械设计图纸。1088年,他倡议和领导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即水运仪象台,集观测天体、演示图像、自动报时于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乃至世界钟表业的祖师。他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
加载中,请稍候......